讀取你的夢境!位於日本京都的國際電氣通信基礎技術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ATR)為主所組成的團隊, 4 日在美國科學雜誌《科學》(Science)發表論文,成功測取睡眠中人腦的活動,開發出得知夢境部分內容的方法。

根據日本共同通信社 5 日報導,此方法亦可能推及延伸,使得知他人的幻覺與想像內容成為可能,並將可能有助於精神疾病患者的診斷。

研究團隊的實驗對象為20~30歲的日本男性3名。使用能夠讀取腦內正在活動部位的「功能性磁振造影」(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進行測量,請實驗對象於白日睡覺。實驗進行的方式是,當實驗對象進入睡眠狀態後馬上將其喚醒,詢問他看到了什麼樣的夢境,每個人如此反覆操作300回,並記錄腦內活動的模式。

根據ATR腦情報研究所‧神經情報學研究室 5 日所發表的新聞稿表示,本次的研究使研究人員得以高度精確解讀:睡眠中高次視覺皮層(Visual cortex)的腦活動,因而形成的夢境中顯現物體。另一方面,夢境中顯現的顏色、形狀等畫面特徵能否解讀?目前仍尚未明瞭。

本次研究結論發現,「夢」不單只有包含視覺元素,亦包括身體的動作與感情等因素。今後將試圖實驗解讀更多樣的夢境內容。再者,此方法不只能夠解讀夢境,也可以應用在解讀想像、幻覺上。期待未來能應用在「腦機介面」(brain-machine interface)、心理狀態可視覺化、精神疾病患者的診斷等廣泛領域中。

根據維基百科的說明,「腦機介面」是在人或動物腦(或者腦細胞的培養物)與外部裝置間建立的直接連線通路。在「單向腦機介面」的情況下,電腦或者接受腦傳來的命令,或者發送訊號到腦(例如視訊重建),但不能同時發送和接收訊號。而「雙向腦機介面」則允許腦和外部裝置間的雙向訊息交換。

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從實驗中獲得的腦機介面知識顯著增長。在多年來動物實驗的實踐基礎上,應用於人體的早期植入裝置被設計及製造出來,用於恢復損傷的聽覺、視覺和肢體運動能力。研究的主線是大腦皮層的可塑性,它與腦機介面相適應,可以像自然肢體那樣控制植入的假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