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駐印尼台北經濟貿易代表處代表夏立言與駐台北印尼經濟貿易代表處代表夏福利(Ahmad Syafri)於昨(4)日簽署「駐印尼台北經濟貿易代表處與駐台北印尼經濟貿易代表處摩若台開發案瞭解備忘錄」,本備忘錄在台灣外交及國際事務學院簽定,外交部政務次長董國猷與印尼經濟統籌部副部長路克曼(Dr. Rizal Lukman)在場共同見證。
現正最夯:18公分變12.5?男子控泌尿醫師害他縮水!提供照片遭法官「這句話」打槍
董國猷致詞時表示,摩若台島(Morotai Island)周邊漁業資源豐富,景色優美,欣見台印雙方順利簽署該備忘錄,未來將透過「指導委員會」共同規劃及開發該島,共創雙贏。
路克曼表示,摩若台島地理位置適中,農、漁業資源豐富,印方將在摩若台島設置經濟特區;加以島上留有二次大戰遺跡,極富發展觀光業潛力;簽署備忘錄展現雙方合作開發摩若台島的意願,並盼摩若台島的成功開發,進一步促進雙方經貿合作關係。
摩若台島位於印尼東北方北摩鹿加省(North Maluku),距台灣約2,600公里,面積約為臺灣1/5,農、漁業資源豐富,珊瑚生態保存完整,具發展水產養殖、高經濟作物、生態觀光及物流觀光的潛力。印尼政府計劃將摩若台島規劃為經濟特區,建立國際港與國際機場,發揮摩洛台島作為轉運中心的地理優勢。
摩若台島其實過去與台灣有段奇妙的因緣,兒時曾經讀過《漢聲小百科》的朋友一定不會忘記台灣魯賓遜李光輝。李光輝,原住民名為「史尼育唔」(又譯史尼雍,1919年-1979年),日本名為「中村輝夫」。出生於台東廳新港郡都蘭庄,二次大戰加入高砂義勇隊到南洋當日本兵,登陸摩若台島(舊譯名為「摩羅泰島」)。在美軍攻擊下與部隊失聯,便獨自一人在叢林中等待援軍出現,當時他身上的「財產」,只有兩枝38式步槍、數十發子彈、1頂鋼盔、1把軍刀、1個鋁質餐鍋、1身軍裝、1面鏡子和少許日用品而已。
他不知二戰結束、日本戰敗,依然躲在叢林中,靠過去所知的野外求生技能,蓋竹屋,以野果、獵食維生,後來甚至自己耕種;以鏡子在中午反射陽光取火,並挖掘土坑,放置乾燥木柴,以保存火苗。史尼育唔就這樣過了31年魯賓遜蠻荒生活,一直到1974年才被發現,回到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