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今(14)日指出,台灣民眾因為過度防曬,導致皮膚日曬面積不足,而冬天因為紫外線減少,台北人至少每天得曬35到42分鐘,台中和高雄地區民眾也各需曬約15到20分鐘才能讓人體合成維生素D,預防骨鬆。但對於行動不便或虛弱的老人家而言,可考慮複合性維生素D的治療藥物,以確保增進骨密度。

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表示,日曬時間的計算基礎,是依據2005年挪威的大氣研究(Calculation of Norwegian Institute for Air Research),以台灣地區位置、地形與天候等變因,計算出臉部、手及手臂於正中午全部需要暴露於日曬的時間。

調查顯示,每年1至3月髖部骨折發生率不僅是全年最高,比夏季高出2成,平均每半小時就會新增1位髖部骨折患者。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楊榮森教授表示,冬季進入骨折高峰期,尤其發生髖部骨折的老人,1年內女性死亡率約15%,男性則高達22%,因此,「抗折」是骨鬆患者治療首要目標。

而臨床研究也顯示,充足的維生素D有助於大幅提升骨鬆藥物的治療效果,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秘書長詹鼎正醫師指出,絕大多數國人體內維生素D不足,尤其是在冬季紫外線較弱的時節,以成人每天至少攝取800 IU的維生素D量推算,包括臉、手及手臂每天裸曬時間,台北在冬季正中午需曬35分鐘,台中和高雄各15分鐘才足夠。

但是,詹鼎正也以美國總統歐巴馬為例表示,他如果冬天來訪台北,每天可能需要日曬1小時,因為深膚色的人天生比較防曬,和老年人、肥胖者、腸道維生素D吸收障礙患者,都屬於缺乏維生素D風險較高的族群。

因此,詹鼎正建議行動不便的老人家或已發生過骨鬆骨折的患者,應立即接受骨密度檢測,考慮使用藥物的必要,另補充維生素D或使用含維生素D的複合性治療藥物,積極提升骨密度,以避免再次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