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的反媒體壟斷大遊行吸引接近萬人走上街頭,喚起社會對於媒體壟斷的關注後,近日壹傳媒洽售旗下平面媒體的消息,更埋下另一媒體巨獸成形的隱憂。中正大學傳播學系副教授管中祥表示,在走過激情的街頭運動後,應當更審慎檢視與反思運動的訴求與發展,為更健全的台灣媒體制度鋪路。

新頭殼「開放編輯室」今(6)日邀請九一反媒體壟斷大遊行發言人管中祥,為本次運動提出他的觀察與反省,並點出受到社會大眾忽視的盲點。

由於旺中併購案直接間接促使遊行獲得近萬人參與響應,遠遠超過管中祥等人的預期。他認為,除了本次運動位居主導的學生外,也看見諸多非政府組織(NGO)、社運組織與媒體工作者的響應,多元的成員組成,凸顯各界對於反媒體壟斷議題的高度關注。

對於外界質疑訴求恐過度著眼於單方面的反旺中集團,管中祥認為焦點之所以集中於旺中集團與其過往的新聞表現有關。2009年旺旺集團併購三中時,對於學者、官員的緝凶式廣告以及寄發存證信函舉動已在傳播產學界引起風波。而後蔡衍明對於六四事件談話以及近來與黃國昌、陳為廷等人的走路工事件爭議,更使社會對於旺中集團的新聞表現產生反感。

而除了旺中集團的負面新聞表現與壟斷恐使其難受制衡外,管中祥一再強調,這次運動的訴求更關注於背後更大的結構性、制度性問題,因此也對於現行的台灣傳播監理政策與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進行批判。

管中祥說,其實不只是旺中集團,過往壹傳媒集團與富邦集團於媒體業務上的拓展都曾經與NCC發生爭議。也因先前的爭議不斷,使得媒改團體認為現行體制內的法規制度存在偏頗,無法有效建立體制,因此尋求體制外的街頭運動作為手段。

也有人質疑,即便旺中集團併購中嘉後,對於系統台之市占率也只有27%,從產業經濟觀點中並不構成壟斷。但管中祥點出,因不同媒體所相互加成的綜效效果與系統台可影響內容的疑慮,加上台灣多數民眾對於資訊的來源仍以有線電視與平面報紙為主,應用實質的影響力檢視問題,而非單純的數字比例。

最後管中祥強調,媒體工作者的勞動權也不該受忽視。在媒體關係中,讀者與媒體工作者為環環相扣的兩方,唯有爭取到健全的勞動條件,工作者才有可能有高質量的工作表現,讀者才能進而受惠,因此他期盼能有更多人參與媒體改革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