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talk新聞

呂家睿 | 關於記者 | Newtalk新聞

導航選單

  • 討論區
  • 投票
新增讀者投書

通知

尚未有任何通知,趕快去參與討論吧!

功能選單

無暱稱

Hi,

無暱稱

ID:

會員中心
新聞總覽
  • 政治
  • 國際
  • 財經
  • 社會
  • 中國
  • 生活
  • 娛樂
  • 網紅
  • 體育
  • 科技
  • 旅遊
  • 環保
  • 專欄
  • 影音
焦點評論 讀者投書 議題
討論區 Talk新聞 投票

相關連結

討論區 投票 Talk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下載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立即投稿
管理規章 隱私權聲明 意見回饋
無暱稱

呂家睿

Facebook 信箱 網站 Threads X

粉絲數 0

新聞數 0

獲得讚數 0

尚無介紹

精選文章

粉絲幫倒忙! 韓國第一夫人金建希被爆妄稱救災照片惹議

發布 YYYY.MM.DD

最新留言

  • 專論》 因川普關稅而陷入困境的中國「SHEIN村」

    0 分鐘前

    在美國、日本等國家深受年輕人喜愛的中國電子商務網站SHEIN,因為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而受到沉重的打擊。在中國南部的廣東省廣州市,有一個被稱為「SHEIN村」的地區,這裡密集分佈著為SHEIN供貨的服飾工廠。隨著美國加大對中國的關稅攻勢,一些工廠因為訂單大幅減少而陷入困境。與美國的貿易戰「將傷害像我們這樣的底層工人,並使我們更加貧窮」,面臨失業威脅的移工們心情低落地這樣說。

使用標籤

文章

  • 記者赴中遭拘禁 港人譴責打壓新聞自由

    新聞 記者赴中遭拘禁 港人譴責打壓新聞自由

    2012.09.13 | 23:14

    為抗議中國湖南公安拘禁前往採訪的香港《明報》兩名記者,今(13)日下午香港民主黨5名代表遊行至特區辦公室,要求轉達請願信給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而除了政界的抗議行動外,香港新聞界亦對此發表譴責。 上週三(5日)香港《明報》兩名記者赴中國湖南省邵陽市,採訪有「六四鐵漢」之稱的民運李旺陽離奇死亡案,期間不斷遭到當地公安的電話監聽與騷擾,稍後兩名記者即被帶往邵陽市政府所屬的「白公城建民國際酒店」內進行扣留。 當地公安雖然宣稱只是與記者「聊聊天」,卻沒收了記者的相機、手機、平板等採訪工具,並要求記者刪除採訪資料,還徹夜進行盤問。在遭拘留44小時後,兩名記者終於在9月7日獲得釋放,隨後在當地政府的監控、安排下,他們被迫重新「採訪」,還被迫寫出合乎中國官方觀點,認定李旺陽為「自殺」的報導。 面對此次事件,《明報》已於網站上發表聲明,譴責中國政府「強迫採訪」行為迫害記者人身自由與新聞自由,並對於李旺陽為自殺的結論再次提起懷疑。而香港記者協會主任麥燕庭則表示,香港記者赴中國採訪受拘禁一事時有所聞,認為中國官方有濫用權力之嫌。今日香港記者協會同樣去函特區辦公室主任彭清華,要求北京中央撤查。
  • 「佔領中環」遭清場  20港人被抬走

    新聞 「佔領中環」遭清場 20港人被抬走

    2012.09.12 | 14:00

    正當香港民眾注目於反國民教育科的一連串示威活動之際,在中環匯豐銀行總行廣場持續1年的「佔領中環」行動,卻於昨天(11日)遭到清場,近百名執法人員與匯豐銀行保安11日上午到場驅離,但遭到佔領人士的強力抵抗,雙方衝突約7小時,警方共抬走約20多名佔領者,期間造成2名匯豐銀行保安與1名佔領者推擠受傷。香港警方並以襲擊與傷人罪名,拘捕在場3名佔領人士。 「佔領中環」是響應去年美國紐約發起的「佔領華爾街」行動,去年10月15日開始,香港示威者開始進駐中環匯豐銀行總行廣場進行佔領,訴求重新檢討資本主義、控訴金融業者為富不仁、要求政府善盡監督責任。 面對佔領活動造成的不便,匯豐銀行曾對於佔領者提起訴訟,上個月29日,香港高等法院頒佈命令,要求佔領者必須於當日晚間9點前撤離現場,但卻遭到拒絕。 11日上午9點45分,「佔領中環」臉書頁面發出訊息,告知現場出現大量執法人員開始集合戒備,並對於記者區拉起封鎖線,警方與佔領者開始對峙。上午10點30分,警方封鎖周邊道路,防止外界聲援者進入,並開始清理現場帳棚與物資。中午12點30分,現場清理完畢,警方開始逐一抬出堅守現場的佔領者,雙方不斷發生推擠衝突。 驅趕行動於下午4點結束,警方拘捕3名佔領人士,其中1人為已故香港明星梅艷芳的兄長梅啟明,於深夜12點,3名被捕人士獲得保釋。但據到中環現場聲援民眾指出,入夜後匯豐銀行門前仍拉起封鎖線,防止示威者再度進入,而至今(12)日中午,場地已空無一人。 昨日於香港中文大學的罷課行動結束後,有學生提議遊行至中環現場表達聲援,並希望串連兩股運動勢力,但因臨時起義而未有太多人參與。現場亦有人認為,選在全香港人民關注罷課的這天對於「佔領中環」進行驅離,恐是相關單位的特別考量。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路透社。)
  • 新鮮人第一堂課  罷課反洗腦

    新聞 新鮮人第一堂課 罷課反洗腦

    2012.09.11 | 17:32

    由香港專上學生聯會發起的全港大專罷課活動,今(11)日在香港中文大學百萬大道上舉行會師,有超過3百個團體支持,截至下午5點為止,仍不斷有人潮湧進百萬大道,據主辦單位聲稱有超過8千名學生參與。而罷課的學生中,更不乏大學新鮮人。 罷課活動下午2點由各大專院校教師發言揭開序幕,緊接的是學生代表上台表述。訴求內容為反對香港政府在違反公民意志原則下,推行近似洗腦的中學國民教育學科。 大專學生在33度的豔陽下,群聚於中大百萬大道上表達訴求,其中更不乏許多大學新鮮人。浸會大學工商管理學系大一學生陳同學表示,今天為踏入大學的第2天,能參與這項活動,認為自己充分發揮了大學生社會良心的角色。 嶺南大學的奧地利籍學生Tobias則認為,他非常敬佩這次運動全由學生主導,鮮少有政治力量介入,非常具有理想性。他也表示,因自己身處於與德國歷史複雜的奧地利,對於這次的訴求更能感同身受,「人民批評政府政策,代表的是他們仍關心著政府,而不是冷漠」。 而嶺南大學台灣博士生鄭亘良說,透過參與這次活動,他更能了解香港社會的發展脈絡。此外他也說,與台灣不同,香港現今與中國的牽連關係更加複雜,反洗腦活動吸引港人踴躍響應,恐為香港自文革、六四以來對中國負面情感的一次性宣洩,台灣社會應持續關注香港社會發展。 關於此次罷課行動,前香港TVB主播、浸會大學傳播學院教師呂秉權也在Facebook上公開表示,雖然罷課與上課時間牴觸,但尊重同學的決定,並呼籲同學憑良心行事。
  • 接棒給罷課生  反洗腦人士堅守廣場

    新聞 接棒給罷課生 反洗腦人士堅守廣場

    2012.09.10 | 19:37

    雖因香港特首梁振英的讓步,學民思潮結束了長達10天於政總廣場的佔領行動。但在政總廣場中,仍有數10名人士堅守,他們訴求不可讓反洗腦運動的熱潮中斷。 在學民思潮於9日宣布結束佔領後,政總現場已開始收拾、清場。9日晚上9點,場地大抵清空。堅守人士一開始與清場的警方與食環署氣氛緊張,所幸經過溝通後,雙方並未爆發衝突。 在現場留守的蘇銘佳表示,香港各大專院校計畫於11日發起罷課,今日留守目的為延續行動熱情與堅持訴求的表現,期待明天「接棒」給大專生發起的罷課運動。 而截至今日下午為止,政總廣場仍有數10頂帳棚樹立,並有各界人士持續至此表達關心。佔領行動的完全撤出恐怕仍需要些時間。
  • 走過九一遊行激情  管中祥:反壟斷路漫長

    新聞 走過九一遊行激情 管中祥:反壟斷路漫長

    2012.09.06 | 19:50

    9月1日的反媒體壟斷大遊行吸引接近萬人走上街頭,喚起社會對於媒體壟斷的關注後,近日壹傳媒洽售旗下平面媒體的消息,更埋下另一媒體巨獸成形的隱憂。中正大學傳播學系副教授管中祥表示,在走過激情的街頭運動後,應當更審慎檢視與反思運動的訴求與發展,為更健全的台灣媒體制度鋪路。 新頭殼「開放編輯室」今(6)日邀請九一反媒體壟斷大遊行發言人管中祥,為本次運動提出他的觀察與反省,並點出受到社會大眾忽視的盲點。 由於旺中併購案直接間接促使遊行獲得近萬人參與響應,遠遠超過管中祥等人的預期。他認為,除了本次運動位居主導的學生外,也看見諸多非政府組織(NGO)、社運組織與媒體工作者的響應,多元的成員組成,凸顯各界對於反媒體壟斷議題的高度關注。 對於外界質疑訴求恐過度著眼於單方面的反旺中集團,管中祥認為焦點之所以集中於旺中集團與其過往的新聞表現有關。2009年旺旺集團併購三中時,對於學者、官員的緝凶式廣告以及寄發存證信函舉動已在傳播產學界引起風波。而後蔡衍明對於六四事件談話以及近來與黃國昌、陳為廷等人的走路工事件爭議,更使社會對於旺中集團的新聞表現產生反感。 而除了旺中集團的負面新聞表現與壟斷恐使其難受制衡外,管中祥一再強調,這次運動的訴求更關注於背後更大的結構性、制度性問題,因此也對於現行的台灣傳播監理政策與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進行批判。 管中祥說,其實不只是旺中集團,過往壹傳媒集團與富邦集團於媒體業務上的拓展都曾經與NCC發生爭議。也因先前的爭議不斷,使得媒改團體認為現行體制內的法規制度存在偏頗,無法有效建立體制,因此尋求體制外的街頭運動作為手段。 也有人質疑,即便旺中集團併購中嘉後,對於系統台之市占率也只有27%,從產業經濟觀點中並不構成壟斷。但管中祥點出,因不同媒體所相互加成的綜效效果與系統台可影響內容的疑慮,加上台灣多數民眾對於資訊的來源仍以有線電視與平面報紙為主,應用實質的影響力檢視問題,而非單純的數字比例。 最後管中祥強調,媒體工作者的勞動權也不該受忽視。在媒體關係中,讀者與媒體工作者為環環相扣的兩方,唯有爭取到健全的勞動條件,工作者才有可能有高質量的工作表現,讀者才能進而受惠,因此他期盼能有更多人參與媒體改革運動。
  • 人權團體披露  CIA隱匿刑求事實

    新聞 人權團體披露 CIA隱匿刑求事實

    2012.09.06 | 19:00

    位於紐約的人權觀察組織(Human Rights Watch)於美國時間週四(6日)發表報告披露,中央情報局(CIA)隱匿了小布希政府時期對於恐怖份子嫌疑人,使用非人道刑求方式水刑(Waterboarding)的使用紀錄。 中央情報局(CIA)宣稱於小布希政府時期,僅有3名被認為高度危險的恐怖份子曾遭受水刑。但這份報告指出,有多名反對獨裁者格達費的利比亞份子,曾在被遣送回國之前,遭受CIA施以水刑。對於受刑相關人員的訪談,以及一份隨去年利比亞內戰期間流出的官方秘密文件,是這份報告的主要依據。 受訪者表示,因過往利比亞的反政府組織與蓋達組織有密切聯繫,他們多為911事件後遭受美國反恐行動而被捕入獄。在美國政府將他們遣返回利比亞後,面對的是格達費政權的二度折磨。 先前曾遭受拘禁的Al-Shoroeiya說道,CIA的刑求方式,除了水刑之外,還有赤裸地監禁在陰冷牢房、24小時不間斷的噪音轟炸,以及人格上的侮辱等方式,精神飽受虐待。他花了數月的時間才漸漸開始忘卻這些痛苦。 水刑為偵訊犯人過程中,惡名昭彰的刑求方式。偵訊者將嫌疑人綁於長凳之上,矇住嫌疑人五官並對頭部持續灌水,製造嫌疑人近似溺水的心理恐懼,以達刑求目的。歐巴馬總統更曾多次公開表示,其為不合法之酷刑,並於2009年頒令禁止。但今日這份報告的披露,將對美國情治單位的公信力提出質疑。
  • 加薩走廊爆衝突  6巴勒斯坦人死亡

    新聞 加薩走廊爆衝突 6巴勒斯坦人死亡

    2012.09.06 | 18:54

    位於以色列與巴勒斯坦自治區邊境的加薩走廊再度爆發衝突。以色列軍方在當地時間週三(5日)對巴勒斯坦居民進行攻擊。12小時內已有6人死亡。 衝突遠因為以巴雙方纏鬥已久的領土與建國爭議。主張「將以色列從地圖上消除」的巴勒斯坦武裝團體哈馬斯,於邊境佈滿火箭與飛彈,雙方對立僵持不下。 3具屍體被發現於Bureij難民營附近的車上。而稍早以色列對於巴勒斯坦人聚落實施空襲,造成3人死亡。以色列軍方宣稱,6名死者,皆為正在策劃炸彈攻擊的恐怖份子。 加薩地區巴勒斯坦政府官員Ashraf al-Qudra表示,在Bureij難民營的攻擊之中,仍有1人重傷,所有傷亡者皆為平民。 近來,巴勒斯坦好戰份子時常於邊境發動攻擊,以色列採取空襲作為回應。 以色列軍方宣稱,巴勒斯坦的武裝團體哈馬斯必須為當地動盪負起責任。哈馬斯方面,因其對於巴勒斯坦與全體伊斯蘭社群樂善好施的形象,廣受人民支持得而穩固加薩地區控制權。對此,哈馬斯則未做回應。
  • 防海嘯  日本民間開發可載人「逃生球」

    新聞 防海嘯 日本民間開發可載人「逃生球」

    2012.09.06 | 12:48

    面對地震與海嘯的威脅,防災、避難商品於日本市面上不斷推陳出新。日本靜岡縣的汽車修理業者赤堀雅克就自行開發,在今年8月設計了一款可搭載人員漂浮於海上的「逃生球」。 「自己的生命應該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赤崛雅克說道。因住家地處低窪海岸線旁,加上最近的海嘯避難地點位於2公里外,促使了他開發「逃生球」的契機。在製造上他與高級衝浪板業者合作,強調材質堅固,以符合安全要求。 「逃生球」尺寸寬1.3公尺、高1.5公尺、重45公斤,約可容納4至5名成人。內部有空間貯藏飲水、糧食與2支槳可供滑行。目前逃生球已於靜岡縣的百貨公司銷售,售價為89萬日圓(約33.8萬台幣)。但也有日本民眾笑稱,購買後必須得隨時攜帶,以防海嘯隨時來襲。 影片內容為「逃生球」的使用方式。
  • 法國核電廠發生蒸氣外洩事故

    新聞 法國核電廠發生蒸氣外洩事故

    2012.09.06 | 11:41

    法國上萊茵省(Haut-Rhin)費森翰(Fessenheim)核電廠於法國時間週三(5日)下午傳出蒸氣外洩意外,先前傳出有2名員工灼傷,但據CNN報導,稍後法國電力公司澄清並無人受傷。 法國電力公司起先於推特上表示,2名員工於核電廠例行保養程序間遭蒸氣燙傷手部。但稍後改口,強調在蒸氣外洩區域內的9名員工皆安然無恙,並無任何傷亡。 這場意外發生的原因,據核電廠經理羅索(Thierry Rosso)表示,蓄水池排放雙氧水時產生化學反應,造成溫度上升,導致蒸汽釋放,火災警報響起,但並未發生火災。 「雖然情況不嚴重,但相關的調查程序仍有必要。」,法國輻射防護暨核子安全研究所(IRSN)副主席Thierry Charles表示。 該電廠為法國現存最老的核電廠之一,自1977年即開始運作。其存廢與否在先前法國總統選舉中,為一大爭議議題。現任總統歐蘭德(Francois Hollande)曾承諾在2017年總統任期結束前,將關閉該電廠以喚起法國對於核能安全的重視,但仍有不少法國人民反對這項計畫。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