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新北市土城的百年菜堂普安堂面臨被拆除命運,第五代住持龍泉老人的三兒子李長俊和夫人李榮台也同樣協助現任住持易修師姑維持普安堂的事務,延續道脈不至中斷。

李長俊為美國伊利諾大學現代美術史博士,受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之邀,回台成為美術系創系主任,並曾任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藝術研究所所長。

李長俊接受記者訪問時笑說,他年少時因喜歡各種課外讀物而疏忽學業,高中才考上夜間部,因為父親在家裡講經說法,所以就跟著他當書僮,負責查經、查辭典,也因此奠定他佛學和國學的基礎,所累積的能量,到了國外求學時,能將東方藝術和西方藝術互相融合及比較,並發表論文,專攻「現代藝術之父」杜象(Marcel Duchamp),被譽為開創現代藝術研究的新領域。

李榮台帶著我們從外山門,步上石階最後停在內山門前,一座枯山水—駿馬上騎了一隻猿猴,李榮台輕聲地說,從外山門走進內山門,在這段路程要把世俗的心沉靜下來。如果來到山中的禪寺,心情仍舊紛紛擾擾,就如心猿意馬的雕刻一樣,要將紛紛擾擾都放下!

進入山門則一間老舊民房在茂密的樹木間隱然浮現,此即百年齋堂普安堂。目前只有牆壁「秀面」依然完好,雖然屋頂已經毀損但紅磚牆、門框、供佛座…依稀看出當年的莊嚴,只因一次風化的落石砸了建築後牆,為了居住的安全,才將供佛移至新堂現址。

隨後她又帶領我們到民國六十年代新建佛堂,繞過一個小階往下走到邊坡,看見一門小小古墳,簡單的墓碑上字跡幾乎不可辨識,居然是日本大正十年(即民國十年)重建,是開墾此處的周氏先祖第三代夫婦兩人合葬於此!

普安堂現址供俸的主神地藏王菩薩,是龍泉老人於民國58年間親手塑造的,位於園區後面。

易修菜姑笑著說,當年村民稱呼龍泉老人為李阿伯,當他親手綁鋼筋、以水泥塑造地藏王菩薩像時,村民們互傳:「李阿伯作佛祖啊…」,好像說:「李阿伯當佛祖了..」,老人聽了也很開心。

日後村民因為不忍佛像風吹日曬,捐款再蓋廟幫佛像遮風擋雨,前後十年間相關設施陸續完成。在民國68年為佛像開光還獲得當時監察院院長余俊賢頒贈匾額紀念。近年,又為佛像貼金身才有今日的規模。

這裡頭處處都留下古蹟,李榮台指著鐘說,請看旁邊大鐘上面的雕刻銘文「昭和三年」!又指著佛桌旁的蠟燭檯,原來「大正」時期,被塗改為「民國」(大正和民國同年)。此外東西兩廂房百年來齋友的長生祿位和蓮位…等都是歷史的見證,也是台灣齋教建築的特色!

李榮台女士帶我們走進當年龍泉老人的書房,日式書房裡,簡單的書桌上面擺著文房四寶,是當年藝術家故居所留下的文物。李長俊拿出他為爸爸所出的作品集:作品從書法、水墨、水彩…題材從佛像到畫家的兒子、女兒和太太的畫像都有,最特別的,還有跨東西方題材的刺繡草稿!

李長俊先生說,爸爸當年在延平北路開嫁妝店,少年時為宮廟彩繪師,曾為萬華龍山寺及台北行天宮彩繪過,有時,他在廟的上方彩繪,下方就是法師在誦經,爸爸聽著誦經莊嚴的旋律,心想,等我老的時候,能有個地方讓我清心修行該有多好!後來曾有因緣成為一貫道講經師,民國51年時先到挖子(現長壽山)的元亨堂參學並幫忙設計庭園,民53年遵高興旺師父的吩咐到普安堂當住持,當年爸爸放下家裡的太太和9個兒女,來當住持。

李長俊說:「其實最辛苦的是媽媽,當年除了要照顧嫁妝店還有眾多小孩,不但要照顧好家庭,事業(門市),廟裡的事都儘量支援….」

是怎樣的人,讓一個女人為他無怨無悔付出呢?李榮台也說了:「我和先生很後悔沒有早一點回來陪他老人家,民國83年我們才從美國回來,不到兩年,他就走了,他走後,我回到這普安堂園子,都會在園子裡搜尋,希望能再看到他的身影….」

記者好奇的問說,才兩年不是太長時間的相處,是怎樣的感動呢?李榮台說:「當年,我剛當新嫁娘時,公公已是住持,為了看我們,從土城媽祖田坐車到石牌的一趟路,在當時可是要坐大半天的車啊,我看到滿頭大汗的公公為他的辛苦心疼不已,趕快煮一餐飯給他吃,我正擔心他是否吃得習慣,我這媳婦過得了關嗎?哪知道公公以台語說:『鹹有鹹ㄟ香,淡有淡ㄟ甜』,當下我就體會一個能包容世間事的長者。我如今協助普安堂才瞭解他是用多大的毅力去支撐一個百年的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