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事件即將屆滿23週年,但仍未獲平反與釐清,日前,六四受害者父親軋偉林自盡,留下遺書將以死抗爭未曾聞問的中國政府。若官方仍不聞不問,那民間又應該從何著手?親自經歷過六四的陳小平指出,六四可能使中共政權「血崩」,因此,政權才會阻止對六四的平反與活動。黃琦強調,只有當全民覺醒、壯大力量後,才有機會上談判桌向政府表達民間聲音。

今(1)日「開放編輯室」在六四23週年前夕,請到前身為「六四尋人網」的中國天網人權事務中心創辦人黃琦、六四親歷者法學博士陳小平、發起港台兩地六四紀念活動的香港專上代聯會主席黎銘澤,以及台灣學生涂京威,從不同世代、不同場域的觀點,探討六四的相關議題。

身為九○後一代,涂京威說,對台灣學運較為陌生,反而是中國對人權的壓迫有感;從人類道德而言,他無法接受國家以軍隊鎮壓人民這件事,隨著兩岸增加接觸,臺灣務必督促中國正視與平反六四真相。黎銘澤則說,多年來舉辦六四記念晚會,也有許多年輕人參加,主要原因不只是要為過去討公道,還要把注意力放在現今香港的處境,還有更多事需要我們的實踐。

陳小平觀察近代中國,認為「天安門母親」這幾年不懈提出的訴求是轉型正義核心問題。比較台、韓兩國的轉型正義,前者在政治改革後開始,後者卻是從政治改革期間就開始,關鍵在於民間社會拼命的抗爭,這也就是轉型正義的2大條件。中國還沒有政治鬆動的機會,民間抗爭力道與韓國也沒得比,因此,中國現在還沒有談轉型正義的條件。

黃琦認為,中國仍會持續打壓可能造成影響的六四紀念活動,因此,現在主要的力量必須來自公民社會的抗爭與壓力,只有當民間凝聚力量能與當局相抗衡,才能逼政府做出正面回應。中國的政治壓力一直不夠,至少跟韓國是沒得比的。黃琦指出,應先追究政府的殺人責任,次要才是追究個人的責任。

陳小平分析,將掌權的習近平或者離六四更遠,但六四不會是孤立事件,雖然過去與六四有直接關係的人逐漸退出歷史舞台,但還具有影響力;另外,六四平反也可能產生血崩效應,可能危及共產黨統治以及相關既得利益群體,因此,高層會盡力阻止變革。黃琦同意血崩之說,他認為不僅是六四,相關的政治事件也會連帶引起,這是平反六四當局會遇到的問題。

陳小平表示,目前民間為平反六四、提醒勿忘國家暴力事件所做的努力值得肯定。但由於中國領導人容易神經緊張,會振壓與六四的相關活動,因此,為了六四所做的努力主要是在國外進行,中國國內則以「天安門母親」丁子霖為首,但也受到極大的壓力,甚至有人因此自殺。陳小平參照光州事件中,學生與宗教團體的行動,比較之下,中國國內學生可能完全不知道六四事件的始末,直到出國靠自己的閱讀與思考後,才開始覺醒;隨時間推近,覺醒的人多了,為六四重新評價的一天終究會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