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今(3)日根據台灣神經學學會庫賈氏病工作小組今年第3次病例審查結果發布,新增1例散發型庫賈氏病極可能病例,但疾管局強調,該例並非俗稱的「狂牛症」,請社會大眾不用驚慌。

疾管局表示,庫賈氏病可分4型:散發型(sporadic, s-CJD),佔所有病例數的80%~90%,一般推測是人體自行產生異常普利昂蛋白而致病變;醫源型庫賈氏病,與注射已感染的腦下垂體激素,及移植已感染的硬腦膜等醫療行為有關;另有遺傳型庫賈氏病與「牛海綿狀腦病」有關的新型庫賈氏病(variant CJD, v-CJD)。

疾管局指出,庫賈氏病已列入我國第4類法定傳染病,舉凡病例通報、監測、審查機制、感控與通報指引等,均已建置完備。經病例審查列入可能、極可能或確定病例者,疾管局都已函文要求台灣血液基金會、醫事處及診治醫院等落實捐血、器官移植管制與院內感染控制措施,減少疾病散播的風險醫師有通報疑似庫賈氏病病例之法定義務,如未通報,將被處以新臺幣9萬元以上,45萬元以下罰鍰。

據統計,我國自民國85年至101年4月30日止,共計通報456例疑似庫賈氏病病例,經審查為庫賈氏病可能、極可能及確定病例共計279例。其中,散發型庫賈氏病274例(包含可能病例33例、極可能病例239例及確定病例2例),遺傳型庫賈氏病確定病例4例,新型庫賈氏病極可能病例1例(英國境外移入個案)。而臺灣近10年來,庫賈氏病平均年發生率約為百萬分之0.5至1,與國際各國之年發生率相似。

疾管局表示,我國「傳統型庫賈氏病(散發型與遺傳型)」年發生率與世界其他國家相當;至於與狂牛病相關的「新型庫賈氏病」,我國歷年來僅有一例,而且是自英國境外移入病例,遠低於狂牛病發生國家。

疾管局指出,目前確無證據顯示近年庫賈氏病年發生率微幅上升的情形與美國牛肉進口有關,但仍將持續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