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日前證實爆發第4例狂牛症案例,由於我國強調乳牛未進入肉品供應鍊,因此不需擔心流入市面,也未暫時禁止美牛進口。但是台北市全家聯合診所身心科主治醫師蘇偉碩今(30)日受邀參加立法院衛環委員會會議時透露,2011年美國即有680萬頭非肉牛被宰殺販售,其中也包含乳牛,難以保證乳牛不會被食用。

農委會副主委王政騰承認,乳牛的確有可能被當成肉牛賣出,但他強調,乳牛的檢測系統更嚴格,應該難以進入食物鍊。

立法院社福衛環委員會今日進行美牛因應措施會議,邀請農委會、衛生署、外交部、經濟部等政府各部會進行報告。另外也邀請學者專家列席參與,包括財團法人台灣動物科技研究所所長楊平政,醫師蘇偉碩也受邀參與會議。

楊平政指出,此次美國發生的第4例狂牛症案例為非典型病例,與傳統的狂牛症不同。他引述義大利及英國、美國、法國等國的研究文獻指出,在牛的肌肉中找到非典型病原,以似牛基因轉殖至小鼠上,再將病原接種至小鼠後會出現狂牛症病變。但是如果以似人基因轉殖小鼠,再接種病原,反而不會感染。

不過,蘇偉碩引用另一份2012年2月的義大利報告指出,根據實驗結果,非典型狂牛症也會傳染,肌肉也能發現變異性普立昂蛋白,另外,透過肌肉的病原也能傳染給別的動物。他還說,2009年的研究也透露,羊奶、牛奶中也找得到病原。

同時,蘇偉碩也提出美國農業部的官方資料,顯示美國2011年宰殺的2600萬頭肉牛中,即有680萬頭的淘汰牛及乳牛也進行肉品供應鍊,難以保證乳牛不會被消費者吃下肚。

王政騰對此表示,雖然泌乳量稀少的乳牛確實有可能進入肉品供應鍊,但乳牛的生產履歷比肉牛的系統更加清楚與嚴格,病牛難以進入食物鍊。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