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新網》摘引澳門《新華澳報》評論指稱,有消息說,20年前曾任台灣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的陳長文,將「回鍋」海基會,升任董事長。報導認為,這是為馬英九與對岸有可能進行的政治對話預作準備,陳長文在這方面是輕車熟路、老馬識途。

台灣媒體陸續報導馬英九第2任「520」之後的人事布局,相關訊息包括駐美代表袁健生或駐日代表馮寄台將任外交部長、高華柱將任國安會秘書長、楊念祖將任國防部長;24日的消息則稱,陳長文任海基會董事長。

《中新網》25日摘引《新華澳報》的分析說,馬英九4年前當選時,將海基會視為展現政績的「重鎮」。當時有好幾位有實力人士都有意願出任海基會董事長,馬英九卻挑選了年齡偏大的江丙坤,主要是出於以下的幾個考慮:

1、在國民黨「失權」的八年來,江丙坤經常率團訪問大陸,既了解大陸台商的迫切需求,並可與大陸方面取得互信。

2、由江丙坤領軍海基會,具有「破冰第一人」 的意涵。江丙坤卻不怕被扣上「賣台」大帽子,偏在此時毅然率團訪問大陸,並促成了連戰的「破冰之旅」,為馬英九勝選後開啟兩岸關系的新局面 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江丙坤是本省人,由他領軍海基會與大陸談判,將可減輕來自綠軍的「賣台」指責。

評論認為,江丙坤在4年的任期內,沒有辜負馬英九的期望,與大陸海協會長陳雲林進行了7場談判,簽署了包括「ECFA」在內的16項協議,「為台灣經濟復蘇,為台灣民眾福祉,帶來了極大的利多因素,這也是馬英九得以連任的重要原因」。

但評論說,倘若馬英九有意在他第2個任期內探索進行兩岸政治對話的話,經濟專業就有可能會由「強項」轉為「弱項」。何況,以台灣方面的不成文習慣,十分重視談判者的法學背景,而政治對話更是涉及到法學專業知識。就在是這種背景之下,傳出了陳長文將任海基會董事長的消息。

陳長文是美國哈佛大學法學博士,也是馬英九的學長。海基會成立後,他是第1任副董事長兼秘書長,參與了最初幾次重要的兩岸接觸,甚至在海基會成立之前的1990年9月,他就曾以台灣紅十字組織秘書長的名義,率團到金門與大陸方面的紅十字會秘書長韓長林進行「金門會談」。

評論認為,陳長文兩岸談判經驗十分豐富,由他「重操舊業」,相信是輕車熟路、老馬識途。更因他的出身和政治背景,以他來領軍進行政治對話,就會有絕對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