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電視台綜藝節目日前因為來賓講笑話,引發歧視原住民婦女的爭議,原民團體甚至要求電視台公開道歉。影像工作者于欣可指出,每個民族都有人偷情,王建民也會偷情,但將這些負面形象與刻薄字彙套用在原住民身上,這不是歧視是什麼?台灣原住民族政策協會理事長伍杜‧米將則指出,電視台只是將無知個人推到第一線道歉,並無助於改善結構性問題,社會應該透過此事件集體反省長期以來對原住民的刻板印象與歧視。

今(25)日中午的「開放編輯室」節目邀請台灣原住民族政策協會理事長伍杜‧米將與阿美族耆老犁擺、影像工作者于欣可,由上週綜藝節目「大學生了沒」引發歧視性言論的事件切入,談論目前台灣社會與政府如何面對社會普遍對於少數族群的歧視與偏見,並試圖減少歧視性言論的發生。

對於很多民眾認為這則笑話沒什麼大不了,于欣可重新檢視笑話,認為每個民族都有人偷情,只要有信教也會向牧師告解,但將這些每個民族都有人會做的事情,以有偏見的字彙強加在原住民族,就是歧視所在。他批評,這是最低等且自以為好笑的幽默。伍杜‧米將也指出,相同的笑話形式若套用在眷村說眷村婦女會偷情,相信也會引發眷村居民的反彈,所以原住民要問:為何這種笑話套用在原住民族身上就是可以被接受的?

犁擺說,在節目播出後,她的一個非原住民的學生問她「你們過去都是這樣(指偷情)嗎?」,讓她感到痛心,犁擺直呼:「媒體的宣傳效應很大、很可怕」。伍杜‧米將則強調,比起責怪個人對於歧視的無知,他認為媒體對可能具歧視性的言論,應該要具有敏感性並適度拿捏尺度,在節目現場的主持人也應控制、調整節目的節奏,這才是原民團體主要批判的部分,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也應介入調查,讓媒體有所警惕。

「政府的作為是可以調整的」,伍杜‧米將呼籲政府應由調整制度開始,並從政策面解除對原住民族的汙名。他認為近年來原住民族時常走上街頭,原因就是在於政府執行政策時,並沒有正視原住民文化以及與土地的關聯。于欣可則舉他姪子的小學課本為例,指出主流教育今日對原住民的描述仍停留於表層文化,而缺乏對原住民族過去歷史悲劇的認識,對於原住民族失去土地、尊嚴的傷痛完全無知,因而讓社會上的歧視長久以來沒有太多改變。

于欣可說,具歧視性的爭議言論一再出現,反映社會從未真正的反省。他強調,原住民族要的不是表面的道歉,而是能和主流社會持續平等對話,能為過往因不了解而造成的偏見與歧視有所溝通;當然,溝通前提是事件當事人願意真心誠意反省。他也希望節目主持人陶晶瑩能以公眾人物影響力,出面用行動(道歉)來改變社會對原住民的錯誤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