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4月11日舉行第19屆國會選舉,由執政黨新國家黨(Saenuriparty,原大國家黨)贏得300個席次中的152席,儘管執政黨勉強過半險勝,但還是順利贏得了12月底總統大選的前哨戰;對此,前往觀選的台灣和平草根聯盟秘書長洪耀南和觀選員王威中認為,韓國的選罷法制定相當成熟,對選風改善有相當幫助,值得台灣借鏡。

除了分別就自身觀察來比較台灣與韓國在選舉文化、公民意識的異同外,更藉韓國經驗來強調台灣應該從非法制面的文化養成中著手,如此才能培養強大的公民意識,促進整體社會的進步。

今(16)日的開放編輯室節目,新頭殼邀請到台灣和平草根聯盟秘書長洪耀南以及觀選員王威中,除了分享此次到韓國觀察國會改選的經驗談之外,更希望藉著比較韓國與台灣的情況,來對目前的台灣社會做出建議。

談到韓國的選舉文化,洪耀南首先指出,由於韓國的民主化與台灣幾乎同時發生,政黨輪替的情況也雷同,因此韓國的選舉文化相當值得觀察;其中,洪耀南以這次的近身觀察經驗表示,韓國在歷經了十年的政黨輪替之後,法制部分漸趨成熟,譬如選舉罷免法中就將每個候選人的參選資格做了諸多「齊頭式平等」的規範,包括統一由中選會統一印刷文宣、國會議員競選經費上限一律1.5億韓元(約400多萬新台幣)、拜票不能超過三個人等,希望藉此提高選舉的「公平性」。

觀選員王威中也以近距離與韓國民眾接觸的經驗指出,儘管韓國選舉不像台灣有如此精彩多元的技巧,但在「公平性」較高的情況下,一般韓國民眾不僅多會自我節制,不會對於選舉過分激情,非全國性候選人在議題的選擇上,也會刻意割捨如南北韓衝突的「假議題」,轉而關注如何改善貧富差距、如何因應環境變化等民生議題;對此,王威中強調,這是台灣可以學習的地方。

此外,洪耀南也指出,韓國政黨在政黨重組的靈活性較高,也較能從不同立場來改變並坦承錯誤,譬如日前韓美簽訂FTA明顯圖利財團,與當初推行FTA的預想明顯不同,因此民主黨就一反原先立場、主張廢止重談;對此,王威中強調,韓國政黨多重組改名,是他們勇於與過去做切割,台灣方面或許可以在政策的改進上效法韓國。

王威中並表示,儘管韓國整體的投票率低,但整體的公民意識卻不亞於台灣,其中,「韓國的公民文化更是能支撐起民間社團的生命力」;對此,洪耀南指出,非政府組織在韓國社會中不僅可以自行蓋大樓,許多公民團體甚至更能監督政府在「行政」、「立法」、「司法」方面等政策,並可針對候選人支持的政策作識別集結成冊,公民力量相當強壯。

而對於公民意識的發展,王威中指出,這是由於韓國政府並不會強制限制政治力不得進入校園中,而是適度的給予法律保障;相較於於台灣學生視「政治」為洪水猛獸,王威中強調台灣應該思考如何從中取得平衡,以期待年輕人未來在出社會時能夠有餘力思考公眾議題。

至於台灣能從韓國經驗中得到甚麼借鏡,洪耀南除了讚許韓國選舉的公平性外,並表示韓國的蓬勃發展的公民自主意識非常值得我們學習;而談到如何讓公民意識得以提升,王威中則強調我們不應該單看制度層面的轉移,而應該從教育等非法制面來做功課,如此才能造就豐富的文化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