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世界報」(Le Monde)一則發自台北的採訪報導指出,在台灣,放射性核廢料不當管理可導致核安立即危險。
「世界報」關懷環境議題的地球版報導指出,台灣第一座核電廠於34年前開始運轉,至今所有放射性廢料都留在當地。目前運轉中的3座核電廠累積的未處理高輻射廢料,在發生意外時將導致嚴重危險。
報導指出,3座核電廠6個反應爐的冷卻池至今存放用過燃料,已達原先預估容量的4倍。
報導引述原子能委員會物料管理局長邱賜聰說,最早啟用的冷卻池將於2014年達到飽和量,當務之急是盡快進行在地乾貯藏。
報導採訪台灣輻射安全促進會理事長張武修指出,1980年代設在蘭嶼的低放射性廢料暫時貯存廠,「5年來已經滿了」。而1999年以來,在蘭嶼芋田、稻田測出銫137,顯示輻射可能外洩。
「世界報」報導指出,台灣位居地震帶,天然災害危險性加上核電廠鄰近都會區,「自然」(Nature)科學期刊在2011年4月將台灣核一廠、核二廠列在全世界最危險的三大核電廠名單中。
報導指出,台灣政府表示已找到合適地點貯藏核廢料,但沒有公布地點。另外,台灣也試圖與其他國家談判境外處理,但至今沒有結果。
根據中華民國核能學會,核一廠位於台北縣石門的天然峽谷,離台北市直線距離約28公里;第二核能發電廠位於台灣北端,離台北市直線距離約22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