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計畫開闢國道七號,自小港南星路北行至仁武銜接國道十號,促進高雄港第六貨櫃中心的對外運輸功能,高雄市議員陳信瑜今(30)日召開公聽會,邀請各界座談,民代及專家質疑經濟效益,希望中央審慎推動。

國道七號規劃串連國一、國十及台八八幹道,長23公里,藉以疏散高雄港聯外及高雄都會區東區的交通,促進高雄港第六貨櫃中心的對外運輸功能。目前已將環評報告環保署進行審查,預計102年完成設計若順利在年底即可發包施工,全線在106年完工,總經費需500億元。

建築師盧友義批評決策過程草率、不尊重民意,質疑建設只在砸大錢,未兼顧實際效益和環境衝擊。

高雄市綠色協會總幹事魯台營表示,鳳山丘陵有豐富的禽鳥棲息、生態濕地;一旦國7縱切破壞,憂心衝擊環境、排水和生態。國道7接國道10,一旦貨櫃車又回流到國1瓶頸的楠梓到岡山路段,只會讓國道1號楠梓段更壅塞而已。他主張規劃一條從岡山接仁武的高架道,反而有利於貨櫃車流,經費少、環境衝擊少。

義守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學系助理教授吳文彥建議,不能將單一評估方案逕交高雄民眾來考量,必須提出多元替代方案一併呈現為宜。

貨櫃車公會總幹事謝金火建議,在高雄港內興建另一過港隧道連接第六及第三貨櫃中心,為改善聚集在金福、中安路的貨櫃場的車輛,不妨考慮在沿海一、二、三、四路,利用外圍綠帶土地興建小型汽車專用車道,同時將港區內閒置的碼頭開放供貨櫃車停用,減少進入市區造成交通阻塞。

市議員林國正表示,政策決策過程常缺乏對話,他質疑交通部、港務局有未顧到在地需求,他認為疏解高雄港的交通,最迫的是規劃興建第2條過港隧道,才可縮短貨櫃車流繞行的時程。

高雄港務局科長蘇建榮表示,國七興建不單是改善貨櫃車的車流,另有都會發展需求的考量;至於港內原有的一至五貨櫃中心的運量,今年四月起已進行聯外高架工程予以疏散;未來貨櫃運輸朝向大型為主,而且預估高雄港的吞吐量有成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