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馬英九本週一(17日)在「黃金十年」系列的最後一場記者會中,推出「不排除和對岸簽署兩岸和平協議」的爆炸彈,連續幾天來,引起藍綠的攻防戰甚至美中等國的關切,但這期間有個饒具趣味的現象,倒值得一提。那就是掌管兩岸事務最高層級的官員--陸委會主委賴幸媛對於簽署和平協議的議題反應,往往跟高層不同調,明顯呈現她似乎不是馬政府決策的權力核心人物之一。

賴幸媛在馬扔出簽署和平協議的議題後,隔天(18日)上午10點即連同陸委會3位副主委舉行「黃金十年,和平兩岸」的政策說明會,試圖以主管機關的身份為該議題做進一步的闡釋。在會中,賴幸媛還特別提出「兩岸互信」的重要性,並藉此向中國喊話,要求中共主動撤彈。同一時間,吳敦義在立法院接受立委李慶華的質詢時,明白指出「如果中共說撤彈,我們就簽協議,這不是太容易上中共的當了嗎?」

另18日有記者提問,所謂「民意高度支持」是指民調,還是必須進行全民公投?賴幸媛當場回答,負責任的政府未來必須研擬出方法,涵蓋朝野政黨和社會各界的意見,目前無法進一步說明。

結果,才過了1天的時間,昨(19日)夜府方就先由發言人范姜泰基以新聞稿的方式扔出「要簽署和平協議先公投」的議題,但遭綠營批評層級不夠,馬英九今(20)日上午9時緊急召開記者會表明同樣的立場,在場陪同的官員包括副總統蕭萬長、吳敦義、賴幸媛和新聞局長楊永明。

但在今天的記者會尾聲,記者提問時間內,有2、3家媒體都疑惑,為什麼和前兩天賴幸媛對於「公投」的說法不同?馬英九並未對類似問題做直接的答覆,只在記者會後,和陪同官員親切握手後,才離開現場。

而陸委會下午隨即發布「賴幸媛:『國內民眾達成高度共識』是審酌推動商簽和平協議的前提」的新聞稿,文中指出,公投可以作為驗證民意是否已經達成高度共識的方式。其中並引述多段馬英九在總統府記者會中的談話,沒有特別的新意。

不過,今天的記者會現場賴幸媛始終板著一張臉,毫無笑意,再加上她前兩天對於和平協議應否先公投的意見表述,和馬英九今天的宣誓性說法差別甚大,這是否代表賴幸媛當場被馬英九「打臉」?還是因為賴幸媛根本不在馬政府的權力核心內?引發在場媒體記者議論紛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