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顛沛流離的老兵,隨國軍撤退來台,好不容易藉由眷村的興建在台灣安身立命。如今,這些扮演著台灣移民史重要角色的眷村,卻一再的面對政府強制拆遷的命運。位於新北市新店區的瑠公圳沿線自救協會今(16)日召開老照片攝影展記者會,希望以無聲的力量,讓政府能注意到這群默默保衛國家,如今卻難以保衛家園的榮民及眷屬們。

瑠公圳沿線自救協會表示,2007年開始進行的新店瑠公圳規劃工程已逾4年,瑠公圳周邊居民不只無法獲悉完整的圳道規劃內容,與居民居住權益相關的拆遷補償與安置計畫時程,也始終無法獲得縣政府的公開回應。

直到2009年8月,縣府才首度召開「新店瑠公圳(碧潭大橋至中華路)空間再造工程設計座談會」,並宣稱力行路11巷、中華路83巷位於計劃道路上,60餘戶居民的房舍將全部拆除,在這期間,居民完全被政府蒙在鼓裡,只能被動接受拆遷的命運。

中央大學法律系教授李廣均認為,眷村子女在眷村裡出生長大,卻遭到政府通知家園是違建,需要拆除,會造成一種對家庭想像的挫折感。他強調,當初撤退來台的60萬軍人中,僅有10萬8千人有「列管眷村」可住,其餘的軍人僅能在政府默許下,自力在各公私有地搭建像瑠公圳眷村「非列管眷村」居住,如今,政府卻認為這些非列管眷村是違建應拆除,非常不合理。

華梵大學建築系教授徐裕健則表示,瑠公圳眷村已成為一種「文化地景」,因為它除了歷史建物以外,更完整保存了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關係。他舉例,每條瑠公圳眷村的巷子都是居民的客廳,居民的互動緊密連結。徐裕健也提到,保留瑠公圳眷村的意義不只在於保留居民居住地,更在於可以回饋社會的鄉土意義,如此在雙方互惠互助的情況下,更能顯示出一個城市的價值。

曾在瑠公圳眷村拍攝過電影「美麗時光」的導演張作驥則感慨的說,身為同樣在「違章建築」長大的外省人第二代,來到瑠公圳眷村「覺得很溫暖」,但這樣溫馨的地方,因為政府拆遷的腳步卻逐漸減少。他痛批,這個社會的價值觀已經混亂了,人們已經忘了誰為國賣命,只會用權力大小來決定生死。他會藉由電影的拍攝,讓人們注意到這裡,讓這些美好的東西能保留下來。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理事長黃瑞茂直言,新北市政府應思考什麼是「好的東西」,並加以保留。新北市不該只是台北市高房價高地價下的附屬品,台灣文化應該更廣泛,也必須要有更多人把這樣的想法散播出去,才能保留住重要的人文價值。

「『瑠』住美麗時光」攝影展將從8月16日至9月21日展出,屆時也歡迎民眾和瑠公圳眷村一起走進時光隧道,回味眷村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