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農委會有立法規範牲畜的人道宰殺,但規範中也明確地提到「為宗教、特殊民俗等因素之一者,不在此限。」造成今天在牲畜獻祭的部分,還是有牲畜「不得好死」。為此,動物社會研究會執行長朱增宏表示,不管作為何種用處的牲畜都應該被人道宰殺,「一隻神豬若以痛苦的方式死去,你想神明會高興嗎?」

今(15)日的新頭殼「開放編輯室」節目邀請到動物社會研究會執行長朱增宏,與大家討論神豬比賽與客家文化的實質關係,以及所謂的飼養以及宰殺應該要用什麼樣的「人道」方式處置牲畜。

動物社會研究會執行長、同時也是客家人的朱增宏提到,客家文化跟神豬其實沒有直接關係,那只是一種形式,只是在祭祀的時候以整隻豬或是整隻羊去獻祭,不一定只有與義民廟有關,只是義民祭是全台規模最大、也是數量最多的比賽。

朱增宏表示,早在4、50年前,神豬最重也只到400、500台斤,且是採用自然飼養,而神豬在宰殺之後,也會將神豬肉分送給附近鄰居,是一個「分享」的精神。但到了現在卻被扭曲成神豬要越養越大隻、體重數字在磅秤上要越大才越是「敬神」,朱增宏表示,宰殺以及虐養是目前神豬飼養最大的問題。

朱增宏指出,神豬飼養充滿許多不人道的部分,問題在於有些學者強調這是文化的一部分,有宗教學者甚至打著「神豬信仰是一種宗教自由,憲法不應該干涉。」但是神豬比賽並沒有受到憲法宗教自由的保障,「祭拜的意義在於誠心,而不是由比賽去決定。」朱增宏說。

對於被動保人士控訴不人道的對待神豬,也有飼主駁斥:「我們都有給牠們按摩,甚至還給牠們吹冷氣,對牠們很好。」對此,朱增宏表示,對豬好不好,是要以動物的角度,而不是用人的角度去看待。

至於目前神豬虐養,地方政府有沒有做出相關回應?日前新竹縣長曾表示,他們已經聽到動物保護團體的聲音,但還是要尊重台灣的多元文化,不應該就此扼殺民俗文化。對此回應,朱增宏認為,這個「文化」已經涉及到普世價值、虐待動物的價值,應該要去規範,而不是規避這項責任。

根據農委會目前訂定的「宰殺經濟動物之人道方式」規範,「於屠宰室待宰殺之經濟動物,未經人道致昏前,不得綑綁、拋投、丟擲及切割,但為宗教、特殊民俗、緊急屠宰或經中央主管機關認定之事由等因素之一所必須者,不在此限。」對於這項規範,朱增宏表示,神豬也是經濟牲畜的一種,以畜牧的角度來看,應該要感謝牠、而不是虐待牠,也不應該以宗教為名、以民俗為名對這些動物不人道的屠殺,無論是家庭飼養或是經濟飼養,都應該同等對待、以最不痛苦的方式宰殺。

此外,動物社會研究會以及相關團體於8年前就開始倡導此項議題,朱增宏表示,8年、10年都不算長,因為制度並非說改就改,只是政府不應該規避人道屠宰的部分,而應該去落實它,讓動物們「活的開心、死的也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