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政府本週下令禁止電視台記者在報導時用到推特(Twitter)和臉書(Facebook)等字眼,理由是不希望替這些網路公司打免費的廣告,造成不公平的競爭條件。美國知名網路雜誌《頁岩》(Slate)昨日刊出一則報導,指歐洲的社群網站公司落後推特和臉書甚遠。根據彭博社昨日的新聞,在全世界100家最突出的科技公司中,只有7家公司將總部設在歐洲。

歐洲的科技研發為何落後美國一截?

歐洲各國的異質性是最主要的原因。《頁岩》昨日這則報導指出,歐洲雖然整合成為世界最大的市場,但對新開發的軟體公司來說,歐洲還是27個不同的市場。比方說,挪威約有5百萬潛在的客戶,大約是美國阿拉巴馬州的市場規模,如果想要開發更多客源,就必須翻譯成不同的語言,對不同文化下的客戶提出訴求。這可能意味著要設計新的介面、採取不同的行銷策略、打出不同的廣告,面對不同的法規和稅制。這個背景造成一些小公司在歐洲各國境內各領風騷,而不像在美國和亞洲市場,可以讓某些高科技大公司主導。持平而論,歐洲也出現了幾間大規模的公司,如全球企業軟體大廠SAP。然而,其科技產出卻與其總體經濟實力不相稱。

此外,從歐洲發跡的科技企業出走到新世界的原因還有很多。矽谷有其獨特的吸引力,那裏有極大的人才庫,週遭的企業可以為新出爐的公司提供諮詢和基礎設施上的支援。更重要的是,在矽谷很容易找到錢。在北卡羅萊納州,新公司的執行長不必搭飛機,就可以與風險資本家連開幾週的會議。在亞洲的新加坡、台灣和印度的班加羅爾,也都是類似矽谷的豐沛人力與財力集中地。而歐洲卻沒有一個矽谷。

歐洲嚴格保障勞工的法規也是原因之一。在德國和法國,聘僱員工和解聘員工都很複雜,造成急速擴廠時的困難與風險。特別對人員流動量很大又成長很快速的高科技業,更是如此。

歐洲的科技研發落後美國一截,早就不是什麼新聞。早在1967年,美國的《時代》(Time)雜誌就刊登過一篇文章,報導當時的西歐國家領袖對自己國家的研發創新工作感到憂心。那篇文章認為歐洲的主要問題在於市場比較小,研發預算也不夠多,以及重視理論與實驗成就而輕應用科技的文化。

14年前,比爾‧蓋茲(Bill Gates)也曾針對歐美科技落差提出警訊,強調歐洲企業在網路運用上落後美國。2000年,歐盟理事會(the European Council)曾試著提出里斯本戰略(Lisbon Strategy),這是一個10年期的教育和研究補助計畫。在2010年結束時,許多人認為該項計畫是以失敗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