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第一所社區大學於1998年成立至今,全國86所社區大學與每年23萬學習人次的數據,對於台灣由民間團體推動成人終身學習及邁向公民社會似乎是個值得驕傲的成就,然而社區大學發展十多年來,距離當初成立社大的「解放知識、催生公民社會」理念,又仍有未達成的使命;在下個十年的未來,社區大學還可以做什麼?

新頭殼「幸福報報—社大同學會」節目邀請與社大淵源匪淺的前公民監督國會聯盟秘書長何宗勳以及資深媒體人新頭殼總製作莊豐嘉,從社運界與媒體界的角度談社大未來的發展。

何宗勳過去曾參與社大草創初期,回顧過去,他認為在1998-2000社大籌備草創時期,課程結合許多進步性議題,雖然叫好不叫座,但社大也試著在理想與學員需求中不斷調整課程設計,反觀2009至今,在社大理應進入反省階段的時期,卻呈現社大課程設計公共性議題課程偏少,藝能課程偏多的情形,他建議社區大學應檢討成立初衷,並思考如何使社大社區性與公共性更深化。

在外界對社大的理解稍嫌不足狀況下,媒體人是如何看待社大?莊豐嘉表示在台灣,社大扮演極重要角色,雖然沒有文憑,但滿足民眾想要學習的自我需求,甚至有民眾在單純學習過程中,對某些公共議題產生興趣,進而成為倡議者,帶動社區的進步與改革,這對於公民社會的形成是十分可貴的。

莊豐嘉同時補充,藝能課程不一定不好,問題在於如何使這類課程具有公共性,像彩虹眷村黃老先生用繪畫方式保留眷村文化,或是將音樂與反國光石化議題結合,都能促進更多人關心公共議題。

何宗勳強調,社大網絡已然形成,社大可以孕育公民記者、藝術行動家。以公民記者好奇寶寶為例,年齡可能有五、六十歲,但不論採訪、抗議、拍照、攝影、直播、剪片全都能自行搞定,完全不輸專業記者,這就說明了關心公共事務是沒有年齡限制的,社大公共性的潛力需要被激發出來,這可以讓許多五、六十歲的人再創人生第二春,而且關心周遭事務的人會努力去學習相關知識,人也不易老化。

莊豐嘉進一步提到,網路時代後邊緣與主流的界線已經越來越模糊,即便是在屏東鄉下,自己也能形成一個發報中心去報導社區事務,其價值不會比台北都市中的報導低。現在記者會不僅有主流媒體,也開始有很多公民記者,有時力量可甚至勝過主流媒體。

對於中央與地方政府透過評鑑與補助影響社區大學辦學,何宗勳認為社區大學經營必須專業化,同時發展無可替代的特色,在地性還要強,若能轉型做到從質化到量化的改變,才更能獲得社會認同,如此一來即使沒有政府補助也能生存,才不會導致因補助引導辦學理念的情形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