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與中國關係暖化後,中國各種採購團絡繹不絕來台。不僅國安局長蔡得勝曾在立法院備詢時答覆說中國採購團應該是統戰的一個環節,國際媒體也注意到這個問題。日本《朝日新聞》今天登出該報記者村上多喜夫(Takio Murakami)的一則報導,指出中國官員很明顯地試圖以大採購的方式,軟化台灣人對統一的抗拒。

村上說,儘管這些中國各地代表團去年在台灣簽定的合約加總起來高達200億美元,然而台灣人對於台灣前途的共識卻顯明,中國(以合約爭取)統一的技倆終將歸於無用。

自從馬英九於2008年5月就任總統以來,台北就一直試圖著去減緩民進黨時代與北京的緊張關係。2009年,中國各地方政府開始成群結隊,同意要購買大量的台灣製商品。他們的目標特別設定在台灣的中南部,民進黨的傳統票倉。

2010年9月,賈慶林在一場談話時明言:「我希望有更多的同志能從大陸去拜訪台灣各地,尤其是中南部,去和當地的人民接觸,並去除任何可能存在的障礙。」

去年中國各地採購團中,最令人注目的是廣東省長黃華華帶領的代表團。該團曾經拜訪過台南的學甲,承諾要在3年內收購價值1億美元的海產。台南這間海產公司的王老闆在2008年是支持民進黨總統候選人的,這時卻說:「我不會再涉入政治了,因為重要的是振興產業、改善漁民的生活。」

這些來訪的中國官員,也不會直接高調地大喊統一,而是不斷地強調大家都是同胞手足。

中國官員也會注意到台灣的政治活動時間表。在去年10月和11月,5都選舉方酣之際,中國各省長、市長和各省市代表團就不來台灣。一直等到12月中旬,北京副市長吉林才又開始帶團來訪。

去年10月,國安局長蔡得勝在立法院備詢時承認,中國這些地方官員帶團來訪,應該是中國統戰的一個部份。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則懷疑,中國的這些動作是否真的能夠動搖台灣人。她說:「我不相信購農產品是個有效的統戰途徑,畢竟這些農產品比起中國貨貴太多。」

即便那些支持統一的人,也不相信大採購是有效的。台大政治學系教授張亞中就說,生意上的聯繫是朋友之間的關係,不管這樣的關係變得多親近,朋友還是不會變成兄弟。

在去年9月,台灣的一份統獨民調還是顯是,有86.2%的受訪只支持維持現狀。47.5%的受訪者認為北京是「不友善的」;只有34%的受訪者認為北京「友善」。

《朝日新聞》記者村上多喜夫在結論時指出,馬英九上任2年多來,台灣人民的統獨立場沒有太大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