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今年第二季已經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然而,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昨天的一則報導卻指出,中國可能不如世人所想像的那樣重要。

這篇報導開宗明義地說,中國經濟對這個世界的影響力是無可懷疑的。歐洲中央銀行國際政策分析處的普拉(Gabor Pula)與裴東能(Tuomas Peltonen)就告訴世人,台灣、菲律賓和南韓對中國的依賴都已經超過對美國市場的需求。2009年,中國佔了全球煤消耗量的46%,該國對鋅跟鋁的消耗量也佔了全球4成以上。去年,中國人購買的汽車比美國人多;今年,中國人要購買的手機量,比全球其他國家加起來還要多。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的估計,中國將佔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的1/5。在購買力上,中國可望佔1/4。

中國出口商品去年佔許多國家的第一位,如巴西(佔其去年總額的12.5%)、南非(10.3%)、日本(18.9%)和澳大利亞(21.8%);但這些國家商品出口到中國的比例卻不高:澳大利亞只有3.4%、日本只有2.2%、南非只有2%,而巴西只有1.2%。這些國家仰賴自己的國內消費更甚於對出口的依賴。

出口盈餘當然會對一國的經濟有漣漪效應,例如出口煤礦到中國,就會刺激對礦業和鐵路的投資,但這些乘數很少高過1.5或2,也就是說:很難對GDP的成長有倍增作用。

在2001年到2008年,大部分的國家都蒙受與中國之間的貿易逆差。對這些國家來說,與中國貿易的結果負面大於正面。

中國對其週邊國家的經濟影響更大。去年對中國的出口,佔台灣GDP的14%,南韓GDP的10%。但根據一些研究,東亞各國出口到中國的商品大半是半導體和硬碟等零件,在中國組裝、生產後賣到其他國家去。在這些產業上,中國並不是帶動需求的引擎。

根據首爾大學和亞洲開發銀行的研究,零組件在中國進口所佔的比例卻在萎縮之中。10年前,這個比例將近為40%,到了2008年卻只剩下27%。

《經濟學人》雜誌結論指出,自從這波金融風暴之後,美國衰退、中國成長讓人印象深刻。中國已經不全然依賴美國,但這並不意謂中國已經有能力取代美國。

《國際銀行信用分析師》月刊今年4月號就探討中國萬一出現「硬著陸」現象後果會如何。該月刊指出,日本在1990年代初期的GDP比現在的中國還要亮眼,但在1990年代上半葉卻突然大幅下滑,對全球的趨勢卻沒有產生明顯的影響。如今世人對中國的份量,或許也過分高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