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馬英九今日召開「總統報告:兩岸經濟協議」記者會。馬英九表示,若台灣與中國簽成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後,再與其他國家簽署FTA(自由貿易協定)的阻力與壓力就會變小,且誘因會變高。

對於外界質疑為何只與中國談ECFA而不與別國談FTA,馬英九說,「我們一直都希望能與別的國家簽署,但除了在中美洲邦交國之外,其他的國家都不成功」。

他解釋,由於台灣外交比較孤立,主要貿易伙伴都不是邦交國,因此如果要簽訂一個正式的經濟合作協議或自由貿易協定,就會有一些變數,「這個變數就是中國大陸」。

由於ECFA列入第5次江陳會談議題,是否表示會在今年5、6月前簽署?馬英九情調,「協商ECFA並沒有固定的時間表」,但希望把最迫切的議題討論出共識後來簽。而如何在談判的歧見中求同存異,是談判代表的任務。

馬英九說,協議本身不會出現政治語言,像「一國兩制」、「一中各表」、「和平統一」都不會在內,而且政府一定會注意到對等、尊嚴、互惠與比例原則。

在場媒體詢問簽署ECFA是否會出現產業出走潮?馬英九肯定地說:「不會」。他舉台灣與宏都拉斯簽訂的自由貿易協定(FTA)為例,兩個經濟體簽FTA,雙方的貿易量都會旺起來。相信跟大陸間的關稅一減少,效果會非常顯著。

有關開放大陸銀行來台設分行,馬英九說,去年11月兩岸簽署金融監理合作瞭解備忘錄(MOU),未來配合ECFA,台灣的銀行將可到大陸經營分行,大陸銀行也可到台灣來。不過由於大陸銀行的資本是台灣銀行的10幾20倍,所以政府會十分審慎,採取比例原則,開放幅度將由金管會進行細部規劃。

至於對受到衝擊勞工的救濟措施,馬英九指出,兩岸簽署ECFA後,會在某些產業增加就業機會,但也可能會影響到某些弱勢產業的勞工。他會請勞委會預作準備,等ECFA一實施,就協助勞工轉業或接受職業訓練,讓勞工受損降至最少。(http://newtalk.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