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研究顯示,二次大戰嬰兒潮出生的美國人,進入60歲後,行動不便的比例,比7、80歲年齡層要高得多。研究人員認為,這應該是美國人口結構改變的結果。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今天公布這項研究結果,完整的報告將公布在2010年1月號的「美國公共衛生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UCLA醫學中心研究人員發現,目前年齡在60到69歲的美國人,隨著年紀越大,出現行動不便的比例越來越高。但這樣的現象,並未發生在年齡70到79歲的族群中,某些情況下,70歲以上的老年人比60多歲的人還更為硬朗。

儘管研究的主要目標在瞭解二次大戰後出生的嬰兒潮世代,但研究人員認為,這項調查結果「意義重大」。因為這群目前逐漸進入60歲的老年人,行動不便的比率偏高,醫療費用必然也會跟著增加,對已經相當脆弱的美國健保體系將帶來更大的壓力。

研究定義的所謂「行動不便」,主要針對基本日常起居,例如散步,或是從一個房間移動到另一個房間;從事家務工作、下廚;步行1/4英里;或是連續攀爬10個階梯,不用休息;以及是否有彎腰、蹲下或跪著等功能性障礙。

調查結果顯示,在60到69歲族群中,每個單項行動不便的比例約在40%到70%之間,非白人與體重過重的人比例更高。相反地,在70到79歲群組中,各項比例都沒有太大變化;80歲以上的老人,出現功能性障礙的比例,反而比60多歲還來得低。

研究人員認為,會有這樣的趨勢,應與美國人口結構改變有關。二次大戰後,大量不同民族、種族移民到美國,特別是非裔與拉丁裔人口大量增加,這些移民人口現在也多進入60歲。但這兩個族群卻也是肥胖比例較高、社會與經濟地位較低的族群,而這又與高風險疾病

與功能性障礙脫不了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