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局擬修法,每年至少提撥28億元公廣集團經費,卻獨缺華視經費考量,華視未來究竟該何去何從?華視工會常務理事蔡立沂認為。除了向新聞局爭取經費落實在法源中,他認為,華視應朝向「公共化」商業電視台定位,以便跟公視作市場區隔。

當前政府財政困窘,經費編列吃緊,對於這次新聞局版的修正草案,沒納入華視經費預算,蔡立沂質疑,根本是「把小孩生出來,沒養他就想把他丟出來。」他說,政府斥資百億元預算,投入文創產業,但是媒體應該是發展文創產業不可或缺的重要通路,若從百億元預算提撥小部份預算,作為華視經費來源,應該不困難。

蔡立沂認為,政府既然決定將華視納入公廣集團,在經費編列上應該有合理的考量。以現在的媒體環境,即使是一般商業電視台,都常為了牽就廣告預算,拉低了節目品質,損及觀眾收視權益。

對照公視服務特定弱勢、小眾族群的立場,蔡立沂認為,華視可以著眼於服務大眾,製作普及化的優質節目,廣告收入作為部份經費來源,另一部份由政府編列預算支應,讓華視有充份的資源,製作出高品質的節目,又不致於受制於廣告收入的牽制。希望新聞局能重新做通盤性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