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消失2000年的樓蘭古國,近幾年又在有「死亡之海」稱號的新疆塔克拉馬干沙漠展現生機。由喜馬拉雅自然文明保護協會長達9年推動的「新樓蘭計畫」,目前復育面積達到30平方公里,今年該協會邀請身心障礙朋友一起加入推動的行列,發起「我在樓蘭有棵樹」的活動,一起在新疆種下胡楊樹。

新樓蘭計畫為一經濟上自給自足的生態復育計畫,只要1000元,就可以僱請新疆當地農民為你在新疆種下一棵胡楊樹;喜馬拉雅自然文明保護協會同時也設計了網路虛擬種樹,讓無法親自跑一趟新疆的認養人,也可以透過網路種樹,讓沙漠變樹海。在復育當地的原生植物之外,同時照顧當地備受沙漠化威脅的樓蘭後裔,這比上開心農場種菜偷菜,對地球更有貢獻。

而選擇種植的胡楊樹,這是當地惟一可以長成大樹的喬木,根可以深入地底十幾公尺,在沙漠中,缺水時,它就像沙漠很多植物一樣,呈現像枯死一般;但只要有一點水,它就重新長出葉子。

此外,它還有個美麗的傳說,只要不被人類砍划,它一世可長3000年,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這種樹計畫,宛如重新打造二千年前的樓蘭新城。

2008年,在克服種種困難後,復育面積達3平方公里,今年,在獲得當地農民的支持下,復育面積擴大到30平方公里。楊文德表示,「如今我們與身心障礙朋友共同發起『我在樓蘭有棵樹』的活動,又有這麼多熱心的企業、社團一起響應,相信我們一定能夠創造出世界第一座荒漠森林的世界奇蹟。」

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者自立更生協會理事長劉天富率先響應這個活動。劉天富說,「當我第一次聽到這個計畫時,我仍然不知道自己能作些什麼。可是我深思了好幾天,我領悟到一種從未想到過的生命境界,我們身心障礙者可以藉由從事生態復育的推廣工作,為這個社會、甚至是這個地球作些有意義的事,也重新找到自己生命的新價值。」

「我在樓蘭有棵樹」活動,同時也獲得包括國泰金控、台灣房屋以及國際扶輪3480地區的支持,楊文德相信,只要大家願意共同努力,以愛為出發點,2010年復育原生植物抗沙漠化的新樓蘭計畫,一定會達到100平方公里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