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talk新聞

李柏萱 | 關於記者 | Newtalk新聞

導航選單

  • 討論區
  • 投票
新增讀者投書

通知

尚未有任何通知,趕快去參與討論吧!

功能選單

無暱稱

Hi,

無暱稱

ID:

會員中心
新聞總覽
  • 政治
  • 國際
  • 財經
  • 社會
  • 中國
  • 生活
  • 娛樂
  • 網紅
  • 體育
  • 科技
  • 旅遊
  • 環保
  • 專欄
  • 影音
焦點評論 讀者投書 議題
討論區 Talk新聞 投票

相關連結

討論區 投票 Talk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下載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立即投稿
管理規章 隱私權聲明 意見回饋
無暱稱

李柏萱

Facebook 信箱 網站 Threads X

粉絲數 0

新聞數 0

獲得讚數 0

尚無介紹

精選文章

粉絲幫倒忙! 韓國第一夫人金建希被爆妄稱救災照片惹議

發布 YYYY.MM.DD

最新留言

  • 專論》 因川普關稅而陷入困境的中國「SHEIN村」

    0 分鐘前

    在美國、日本等國家深受年輕人喜愛的中國電子商務網站SHEIN,因為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而受到沉重的打擊。在中國南部的廣東省廣州市,有一個被稱為「SHEIN村」的地區,這裡密集分佈著為SHEIN供貨的服飾工廠。隨著美國加大對中國的關稅攻勢,一些工廠因為訂單大幅減少而陷入困境。與美國的貿易戰「將傷害像我們這樣的底層工人,並使我們更加貧窮」,面臨失業威脅的移工們心情低落地這樣說。

使用標籤

文章

  • 新移民求職  最常碰到無身份證雇主拒聘

    新聞 新移民求職 最常碰到無身份證雇主拒聘

    2011.06.15 | 19:25

    新移民姊妹在飄洋過海來到台灣這片土地生根時,往往在工作的各種層面上面臨到許多的問題。來自越南的洪滿庭表示,剛剛來台灣很多事情不清楚,所以就算有不舒服的感覺卻也不敢說出來。新移民勞動權益促進會理事長王娟萍則指出,新移民也是勞工,所以勞基法的規範都適用新移民身上,所以要注意維護自己的權益。 洪滿庭說,剛開始來到台灣的第一份工作是到豆漿店做大夜班,工作時數常常超過9小時,超過工作的時數,老闆也沒有多給加班費,同事也因為她外國人的身分而對她有不好的臉色。曾經一次在煎檯煎東西的時候被熱油濺到手,手脫皮隔天去看醫生,老闆也沒有給醫藥費。 王娟萍回應說,每天若工作超過8小時就必須算加班薪資;2000年時,勞基法已規定工作時數8小時,如果有超過要給加班費。如果以上述案例而言,亦屬職業災害,雇主必須要賠償負責,所以當時既無醫療賠償,也沒有勞健保,明顯是違法的。現今許多雇主也都是用新移民沒有身分證不能保勞保的藉口來拒絕,王娟萍表示,這種狀況他們也已多次反映給勞委會,而每一個勞動者勞動權益受到傷害時,也必須要站出來捍衛自身的權益。 另一位來自印尼的陳梅花則分享個人遭遇職業災害的經驗,她曾在下班返家途中受傷,雇主不願意負責。王娟萍表示,根據勞基法,在上下班途中受到傷害是屬於職業災害的範圍,依法可以跟雇主要求賠償;而在受到勞動傷害時,保存必要證據,如醫生驗傷單等等,在未來爭取權益時候才有根據。 陳梅花接著說到求職碰到的工作歧視,之前曾經有老闆因為她未取得身分證就不願意聘請。針對這種狀況,王娟萍談到新移民碰到最多的問題正是工作歧視,在求職工作中常常會有雇主因為口音、或還未拿到身分證等種種理由而不願意聘請新移民女性,她在節目中特別呼籲國人,新移民姊妹還未拿到身分證時候也是可以合法聘請的,更不能因為外國人的身分而去拒絕,這已造成就業歧視。 最後,王娟萍建議新民姊妹可以去申請職業訓練這樣的資源,而若未來在工作中碰到勞動問題時,可以至勞委會各地服務站去申訴,順利就業時也記得要請雇主投保勞健保。若是在勞動現場碰到無法處理的問題,可以撥打勞委會1955外籍勞工24小時諮詢保護專線;或洽新移民勞動權益促進會台北02-65596233、桃園03-40940003。也可以洽詢南洋台灣姐妹會北部辦公室02-29210565或南部辦公室07-683073,希望可以讓新移民姊姊有順利的職場生涯。
  • 南洋歌謠涵義深  新移民唱給你聽

    新聞 南洋歌謠涵義深 新移民唱給你聽

    2011.06.13 | 14:17

    台灣有越來越多的東南亞移民,但是我們對她們母國的文化卻不是很了解。這集的「幸福報報--當椰奶遇上珍奶」節目當中介紹了東南亞國家著名的歌謠,節目一開始珍奶哥哥和來自越南的洪金枝為大家獻上一首泰國歌曲loykrathong song。來自泰國的林妘潔解釋這首歌通常是在佛曆十二月十五日時,為了感謝水清潔我們的身體和靈魂,獻上這首感謝的歌,泰國人有時候也會把這首歌獻給心儀的對象。 越南的武氏竹和洪金枝則演唱一首節奏輕快的,越南歌謠「人生的三個階段」,歌詞敘述了人生不過短短幾十年,應該把握時間去實行夢想,值得付出愛的時候也不要錯過。武氏竹詳細介紹這首描述人生的歌曲內容:在青少年時期必須要立志,在中年時期要放手去奮鬥追求各種愛情、事業、親情的夢想,老年時期要愛就要去愛,不要後悔。 武氏竹回想從越南嫁來台灣的經驗,當她不開心的時候,聽聽這一首歌心情就會變好。椰奶姊姊洪滿枝也回憶在小時候,家人如果在家裡唱卡拉OK,一定會有這首歌,爸爸和隔壁的親戚也都會唱歌跳舞。 來自泰國的林妘潔則唱了一首泰國歌謠「教小孩應該注意的10件事」,這是育兒歌曲,歌曲內容主要將傳統泰國人認為應該如何教育小孩的事項唱出:一、遵循佛教教育;二、重視文化傳承;三、尊師重道;四、說話要有禮貌;五、感恩之心;六、負責任;七、要讀書;八、要存錢;九、做人要老實;十、長大對社會要有貢獻。透過歌曲的方式希望小孩子能自然被潛移默化。林妘潔表示,她自己也是這樣教育小孩,對於小孩要用愛的教育,她也常常叫小孩唱這首歌,提醒小孩如何做一個乖寶寶。 節目最後播放了玉蘭為紀錄片「姊妹賣冬瓜」演唱的「巔點花」,巔點花是一種黃色的花,成熟之後掉到河邊順流而下,內容描述女子如同掉在河面上的花朵一般隨著河流漂流遠方,不知道漂流到何處。洪金枝說,巔點花跟許多飄洋過海的姊妹一樣,飄洋過海到台灣生活,路途遙遠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到家鄉,所以聽來特別有感觸。
  • 東南亞習俗趣味多 新移民姊妹告訴你

    新聞 東南亞習俗趣味多 新移民姊妹告訴你

    2011.06.05 | 14:29

    在東南亞國家有不同的傳統風土習俗,這當中也有許多源遠流長的故事。來自越南的講師曾女香今天要來聊在越南結婚時的婚姻習俗與故事,曾女香說到在越南結婚時會穿著傳統衣服,並且會準備傳統結婚食物檳榔,究竟在越南檳榔跟結婚習俗故事有何關係呢? 曾女香說在越南習俗內,檳榔象徵著忠誠,當見面、結婚、廟慶典時都會拿著檳榔和老葉請對方當成一個開頭,所以結婚時就會拿著檳榔和老葉。在越南結婚時一定要準備三樣東西,一、酒或茶,二、檳榔,三、手鍊。 而檳榔在婚姻習俗中也有有趣的小故事,拿檳榔時候如果誰拿比較快就會在家中掌權。至於為什麼檳榔會象徵忠誠呢?這就和越南民間所流傳的一則高氏兄弟的故事有關了。 來自泰國的講師陳瑪莉也談到在泰國傳統儀式都會有檳榔和酒,回應到越南習俗,在泰國辦婚禮時雙方男女到寺廟做功德,供養佛、廟方,在托缽時如果在上面以後就會在家裡就會比較能掌權。泰國婚姻的習俗,北部比較像中國大陸的習俗,南部比較像馬來西亞習俗,因為婚姻文化習慣都會互相影響,所以在泰國通常會看出生地去安排不一樣的婚姻習俗。 一般泰國傳統習俗,禮品會準備芭蕉(子孫滿堂)、甘蔗(步步高昇)、椰子(純潔)、芝麻(順順利利)……等等二十多項。在準備好之後,結婚當天一早男女雙方會到廟裡供佛,之後男方會到女方家迎娶,之後舉辦婚禮儀式,請長輩淋上聖水送上祝福。 節目的討論發現每個國家的故事習俗都各有其差異,但是都反應出各的對於文化的不同想法,希望大家可以從中更深入了解、熟悉東南亞的文化。
  • 新移民拍紀錄片 爭取權益不畏縮

    新聞 新移民拍紀錄片 爭取權益不畏縮

    2011.06.05 | 14:20

    《姊妹,賣冬瓜》是一部紀錄著一群充滿行動力、生命力的「新移民女性」如何在這樣一個新的家園中,不再擔心害怕,而勇敢發聲,爭取自身平等與權益的過程。藉由這部紀錄片的完成,南洋台灣姊妹會希望真實紀錄下這幾年移民運動的歷程與成果,同時鼓勵更多新移民與關心移民議題的台灣人,勇敢站出來,不要怕。 這部《姊妹,賣冬瓜》紀錄片,沒有單獨的導演、製作人或剪接師,都是集體創作完成,一步一步靠著姊妹及台籍志工們的同心努力,從無到有,花了兩年時間完成的。 紀錄片當中主角之一的柬埔寨移民李佩香、與中國大陸移民鄭小文。鄭小文談到當初參加這部紀錄片的原因是,當初,法律規定大陸配偶的小孩是無法來台灣的,鄭小文為了爭取自己的權益所以去找了很多團體幫忙,因而認識南洋台灣姐妹會,在紀錄片中她分享對於陸配相關法條抗爭的過程,以及爭取自己權益的意義,用以鼓勵所有的姊妹都要站出來爭取自己的權益。 另一位主角李佩香說,姊妹會拍攝《姊妹,賣冬瓜》這部片是為了記錄姊妹會一路走來十五年整的過程。故事敘述是以四個女主角為主軸,在她們的生命歷程當中碰到了困境,而在參與姊妹會許多活動從中改變成長。 紀錄片也提及新移民女性在台灣其實受到許多不平等的法條,比方說過去在取得身分上的一大困難是在於取得財力證明的困難,姊妹會評估之後發現對姊妹的家庭非常困難,所以上街頭去爭取姊妹們權益。當然姊妹會不僅僅在台灣的努力紮根,也積極參與國際串連,學習組織串連。 對鄭小文來說,紀錄片一開始的歌曲就讓她非常有感觸,往往一聽到她就哭了。四位女主角之一的洪滿枝說,這種感覺來自內心的一種感動。因為姊妹來台灣碰到許多困難,為了姊妹們的權益,跟著姊妹會與許多移民團體從2003去抗爭爭取權益,紀錄片中也記錄了姊妹會這幾年辛苦爭取姊妹們的權益與抗爭的過程。 最後紀錄片的名片名《姊妹,賣冬瓜》賣的不是真的「冬瓜」,「賣冬瓜」取自泰文「不要怕」(ไม่ต้องกลัว)的諧音,這正是這部紀錄片的主題:有行動力、生命力的「新移民女性」如何不再擔心害怕,勇敢投入移民權益爭取的過程,正如侯孝賢導演所說,《姊妹,賣冬瓜》這部片敘事動人、情感豐富。《姊妹,賣冬瓜》感動人心的部份,就是在於這種充滿勇氣與希望的一步步生命足跡。
  • 東南亞菜好吃  新移民教你簡單做

    新聞 東南亞菜好吃 新移民教你簡單做

    2011.06.02 | 11:24

    「吃飯皇帝大」這一句俗諺說出了吃對於平日生活的重要性,這集的「當椰奶遇上珍奶」節目就介紹多樣東南亞美食,特地請到兩位對美食特別有研究的新移民姊妹到現場解說這些美食的做法,也親自示範簡單的南洋料理。 首先來自泰國的陳瑪莉要現場教大家製作涼拌青木瓜。這一道菜要準備的材料非常多,有還沒有熟的青木瓜、紅蘿蔔、番茄、檸檬汁、蒜頭、花生、腰果、椰糖、魚露、蝦米。陳瑪莉補充說明,所謂的椰糖就是在椰子開花時花蜜的糖採下來所製作的,風味相當棒。 陳瑪莉強調,為了這一道菜,一位泰國公主甚至特別做了一首歌來唱,邊唱邊做涼拌青木瓜就會完成了。只見她一邊唱一邊製作,現場充滿了酸酸甜甜的青木瓜香味,現場試吃,果然又香又好吃,吃起來真的有很開心的感覺。 接著來自越南的洪金枝介紹越南點心芋頭糯米粥,材料有芋頭、椰漿、糯米、砂糖或冰糖,一開始先把芋頭切塊用小火煮,因為糯米會黏鍋所以要一直攪拌,水不要太多,比煮飯的水多一倍就好,是一道相當費工的料理。 洪金枝說,小秘訣不可以先放糖,等芋頭軟了時候才可以放糖,當芋頭用竹籤插的過去時候就可以放入冰糖或砂糖,但是仍然要一直攪拌,再放一些水就可以了。她說,小時候常常吃這一道點心,當中充滿了美好的回憶的滋味。今天所學到的東南亞美食相信大家都很心動,快來一起動手做吧!
  • 南洋姊妹談慶典  潑水節原來是泰國新年

    新聞 南洋姊妹談慶典 潑水節原來是泰國新年

    2011.05.31 | 11:18

    來自東南亞的新移民豐富了台灣的文化,然而你對她們的文化又了解多少?4月25日的「當椰奶遇上珍奶」節目介紹了東南亞國家的慶典。分別由泰國、越南、柬埔寨的新移民姊妹,各自解說她們國家節日的意義,讓人讚嘆東南亞文化的豐富,也令人感受到新移民的加入如何讓台灣文化更為多元而包容。 節目中主要介紹3個節日:泰國「潑水節」、越南「感恩節」、柬埔寨「亡人節」。首先由來自泰國的陳瑪莉介紹泰國的「潑水節」,她說,潑水節舉辦時間是在國曆的4月13、14、15連續三天,而這三天正是泰國的新年,在這幾天都會有許多的宗教儀式與遊行活動,並且會到寺廟拜拜、放生、供養,做功德祈求好福氣。 陳瑪莉說,泰國人認為水是純淨的象徵,因此在過年時除了一早起來沐浴淨身,還得到佛寺中把佛像也請出來,在浴佛禮讚的過程之後,就開始持續好幾天的潑水活動,來慶祝新年。潑水的傳統習俗意謂著可以洗去過去一年的不順利,新的一年重新出發。泰國人通常以相互潑水來慶祝。 洪金枝接著介紹越南的「感恩節」,她說,現今的越南,把每年的農曆3月10日,定為祭祀雄王的節日,全國放假一天,進行盛大的祭拜活動。因為傳說雄王國王掌管水,碰到了掌管山的女神,兩個人生下1百個小孩,之後為越南開枝散葉。 關於柬埔寨的「亡人節」,商莎莉提到,亡人節也是柬埔寨很重要的一個節日,亡人節在柬埔寨相當於台灣的清明節,根據柬埔寨的傳統,每年的佛曆十月一日至十五日舉行,共進行15天。在亡人節的15天中,每天早上4點鐘左右,會擺祭祀品,糯米飯、果品等食物,請家裡祖先來吃。而第15日是亡人節的最後1天,也是這15天中最重要的一天,白天大家都到寺裏去給僧侶佈施,會穿著柬埔寨傳統衣服,到了晚上,各自回家舉行大家庭的祭拜儀式,商莎莉小時候也都幫忙阿嬤一起準備,祭品會送到寺廟裡。 談到對於慶典的感受最深的回憶時,陳瑪莉說她記得潑水節的時候,親戚都會聚在一起,非常開心。洪金枝也說在感恩節的時候,都會提燈籠到廟裡跟其他朋友一起玩,燈籠還差一點燒到其他小朋友衣腳,印象很深。
  • 南洋童玩  材料隨手可得又環保

    新聞 南洋童玩 材料隨手可得又環保

    2011.05.30 | 16:22

    玩具是許多小朋友心中的最愛,也是童年最好的回憶,而大部分的童玩都是就地取材,而你是否想過來自南洋的新移民,她們的童年又是玩些什麼?來自泰國的新移民林妘潔就教大家用芭蕉葉製作騎馬打仗用的馬,分享南洋姊妹的童玩趣味。 5月16日的「幸福報報--當椰奶遇上珍奶」介紹東南亞國家最傳統的童玩,來賓有來自泰國的林妘潔,要教大家用芭蕉葉來做騎馬打仗用的馬,另一位則是來自越南的洪金枝,要教大家做越南樹葉船。 林妘潔說,材料其實很簡單,就是用天然的植物芭蕉葉,先用刀在最上面割一刀,之後把剛剛割的部份折下來,就會變成馬頭,再用竹籤串起來就完成了。林妘潔也帶泰國的錢幣給現場來賓看,正面是泰皇,反面是騎馬打仗的英雄圖,小朋友看到都會非常崇拜,也會想要玩騎馬打仗的遊戲。 林妘潔回憶小時候,老師都常會說到泰國的文化,以前軍隊出征凱旋回來,所以「馬」在小朋友心中都有很酷的感覺,在國小的時候,她都會跟哥哥們一起玩騎馬打仗,是很美好的回憶。 洪金枝則要教大家做越南小船,在越南做船的篷會用天然樹葉,如果在台灣比較難找到材料,可以用紙代替,首先先拿一張長型的紙對摺,連續翻翻摺摺了幾次,最後再放上船的篷,一艘有模有樣的小船就完成了。 洪金枝說,這些船都可以在河邊放,在越南的傳統中元節時候,會放很多祭品在小船上面,許願之後拿到河邊去放,大大小小的船會隨著河流漂,小朋友都會追著小船跑。看了今天的節目希望大家可以動手做一做東南亞的童玩,環保又有趣,也讓大家回憶起兒時的快樂與創意。
  • 新移民拍紀錄片  姊妹賣冬瓜?

    新聞 新移民拍紀錄片 姊妹賣冬瓜?

    2011.04.17 | 16:32

    《姊妹,賣冬瓜》是一部紀錄著一群充滿行動力、生命力的「新移民女性」如何在這樣一個新的家園中,不再擔心害怕,而勇敢發聲,爭取自身平等與權益的過程。藉由這部紀錄片的完成,南洋台灣姊妹會希望真實紀錄下這幾年移民運動的歷程與成果,同時鼓勵更多新移民與關心移民議題的台灣人,勇敢站出來,不要怕。這部《姊妹,賣冬瓜》紀錄片,沒有單獨的導演、製作人或剪接師,都是集體創作完成,一步一步靠著姊妹及台籍志工們的同心努力,從無到有,花了兩年時間完成的。 紀錄片當中主角之一的柬埔寨移民李佩香、與中國大陸移民鄭小文。鄭小文談到當初參加這部紀錄片的原因是,當初,法律規定大陸配偶的小孩是無法來台灣的,鄭小文為了爭取自己的權益所以去找了很多團體幫忙,因而認識南洋台灣姐妹會,在紀錄片中她分享對於陸配相關法條抗爭的過程,以及爭取自己權益的意義,用以鼓勵所有的姊妹都要站出來爭取自己的權益。 另一位主角李佩香說,姊妹會拍攝《姊妹,賣冬瓜》這部片是為了記錄姊妹會一路走來十五年整的過程。故事敘述是以四個女主角為主軸,在她們的生命歷程當中碰到了困境,而在參與姊妹會許多活動從中改變成長。紀錄片也提及新移民女性在台灣其實受到許多不平等的法條,比方說過去在取得身分上的一大困難是在於取得財力證明的困難,姊妹會評估之後發現對姊妹的家庭非常困難,所以上街頭去爭取姊妹們權益。當然姊妹會不僅僅在台灣的努力紮根,也積極參與國際串連,學習組織串連。 對鄭小文來說,紀錄片一開始的歌曲就讓她非常有感觸,往往一聽到她就哭了。四位女主角之一的洪滿枝說,這種感覺來自內心的一種感動。因為姊妹來台灣碰到許多困難,為了姊妹們的權益,跟著姊妹會與許多移民團體從2003去抗爭爭取權益,紀錄片中也記錄了姊妹會這幾年辛苦爭取姊妹們的權益與抗爭的過程。 最後紀錄片的名片名《姊妹,賣冬瓜》賣的不是真的「冬瓜」,「賣冬瓜」取自泰文「不要怕」(ไม่ต้องกลัว)的諧音,這正是這部紀錄片的主題:有行動力、生命力的「新移民女性」如何不再擔心害怕,勇敢投入移民權益爭取的過程,正如侯孝賢導演所說,《姊妹,賣冬瓜》這部片敘事動人、情感豐富。《姊妹,賣冬瓜》感動人心的部份,就是在於這種充滿勇氣與希望的一步步生命足跡。
  • 新移民自製網路節目  傳達姊妹心聲

    新聞 新移民自製網路節目 傳達姊妹心聲

    2011.04.01 | 16:13

    近十幾年來有許多來自於東南亞的新移民,在現今媒體中卻少有發聲管道。新移民的議題更需要大家一起來關切討論,「幸福報報--當椰奶遇上珍奶」這一系列節目將從3月28日開始,每週一下午4點播出。第一集邀請了南洋台灣姊妹會北部辦公室主任吳佳臻與專案執行祕書柬埔寨移民李佩香,介紹南洋台灣姊妹會在台灣所推動的移民議題與組織的過程。 關於南洋台灣姊妹會的成立與由來,吳佳臻說,在1995年時,夏曉鵑老師開始在美濃成立一個識字班,有非常多的新移民姊妹期望透過中文班的學習而能具有中文的能力,進而能為自己爭取權益。 吳佳臻指出,這樣從識字到賦權的模式發展起來之後,也在台北縣永和社區大學成立中文班,南北都有一群新移民配偶參與課程;而這些參與的新移民配偶希望成立一個團體,透過自身經驗與能力去協助他人,希望能為自己發聲爭取權益,因而2003年12月7日南洋台灣姊妹會正式成立。 有關南洋台灣姊妹會的重大目標與內部組織狀況,李佩香則說明,在實際組織串連方面,參與移民移住修法人權聯盟的行動,一起推動修正法律、政策,例如參與推動反財力證明。在社會教育方面,姊妹會培訓東南亞文化多元講師隊與南洋姊妹劇團,以宣講、劇場表演的方式去做社會教育。 內部組織部分,李佩香說,則分為議題倡議、課程教育、公共教育宣傳、會員發展、組織發展與財務等五個委員會,集合新移民配偶與志工的努力,共同推動姊妹會會內事務 南洋台灣姊妹會最近的成果是去年推出了一部關於移民人權的自製紀錄片《姊妹,賣冬瓜》。與會來賓還在節目最後介紹了劇團的年度培訓,包括孩童和媽媽參與的劇場課程,歡迎有興趣的新移民報名參加。詳細資料可上網查詢:http://tasat.blogsp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