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朋友進電影院看完最近最熱門華語電影「葉問2」之後,在臉書(Facebook)中留下這段評論,「看完葉問2,走出去戲院時,剛好走在前面是外國人,真想過去打他。」

 

昨天晚上看完這部電影後,我也產生類似的感覺,或許是裡面英國官員、英國拳王的霸道、蠻橫演得太好,讓看過的人,尤其是曾經被西方國家殖民,或被掠奪過的國家人民會像我朋友一樣,興起一股想打外國人的衝動。

 

這種感覺延伸了一陣子後,心中突然有種不寒而慄的感覺,對這個世界的未來感到有些悲觀,悲觀的原因來自於,這電影是個繼續為中國人民族主義加溫的火種,當一個像中國如此既獨裁,又怕人海抗爭的政權,玩弄民族主義,或說被民族主義所逼迫之下,容易形成好鬥的對外政策。

 

許多研究中國外交政策的書籍有個共同點,作者都會用很大的篇幅去探討中國被西方列強、俄國、日本侵略的歷史,我想大部分的中國通應該不會反對從清末到二戰結束的中國史,深深地烙印在北京領導階層的心中,這股被西方侵略史影響的負面情緒,絕對是個影響中國外交政策的重大變數。

 

在國際關係的學界中,現實主義派認為國家發展軍備、向外擴張權力是為了自保,其原因在於「無政府世界」的鐵律下,沒有國際權威可以救你,唯有發展實力,才能避免被消滅,這是一個不容改變的客觀條件,所有的國家都如此,無一例外。因此現實主義重視的是在這種無法改變的國際結構下,國家如何回應?

 

然而最近二十幾年來崛起的建構主義學派有著不同的看法,他們不認為國家的對外政策是建構在客觀的「無政府世界」鐵律之下,而是建構於歷史上的經驗或遭遇,逐漸形成對世界的看法。也就是說,國家發展軍備以求自保,不是為了回應無政府世界的結構,而是因為歷史上的教訓告訴他們國家一定要發展軍備,對外界強硬,才是確保生存與發展的鐵律。建構主義派重視的是國家對「無政府世界」的觀點是如何建構出來的。

 

兩派的差別簡單說就是,現實主義認為不能殺人的原因在於外在法律的存在,讓人因為怕被判重刑,所以打消殺人的念頭;而建構主義會認為不能殺人的原因在於從小到大的家教、學校的教育、或與人的互動之中,慢慢建構出不能殺人的概念,因為他們相信這是不對行為。

 

說這些不是在說哪一派是對的,而是想說中國歷史上的痛,是影響中國未來發展的重大因素。中國人在經歷過或認識到從鴉片戰爭以來被西方社會欺負的歷史時,會激起一股反對、甚至仇視西方與日本的情緒,這種情緒會逼迫政府必須靠壯大自己的實力來回應,讓人民因為中國崛起的強,而去抵銷民族歷史上的恥,與對西方與日本的恨。

 

研究中國的學者Robert Ross最近的論文「China’s Naval Nationalism」提到中國海軍發展策略時表示「海軍民族主義是一種維持尊嚴的策略,是政府為了鞏固在國內的聲望,才去進行的一種在國際中尋求成功的方式。」因此,中國政府也不斷地尋求具有向外擴張能力的軍備實力,像是航空母艦,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為了安撫國內的民族主義,為了雪歷史上被欺侮的恥。

 

不論中國發展軍備是對是錯,將必然造成區域或世界各國的緊張,因此當1999年美國飛彈擊中中國在南斯拉夫的大使館、在2001年美中軍機在南海擦撞、以及日本首相去參拜靖國神社後,中國的民族主義高漲,除了在國內騷擾外國人,也迫使中國強烈譴責,甚至報復外國政府。因為他們相信,中國唯有繼續強硬地崛起,才能確保國家安全,挽回民族自信。

 

中國新京報對電影評論下標「票房輕鬆破億,民族主義成了票房良藥」,因為導演把民族主義拍得十分熱血,能夠輕易地挑起那根歷史神經。中國的和平論壇中也有人發文,標題為「燒起中國人內心一團愛國之火!」作者說當片中洪門派掌門洪振南喊出「為生活我可以忍,但侮辱中國武術就不行」這句話時,在座的觀眾無不內心澎湃。但我想中國人想的應該更是「為生活我可以忍,但侮辱中國就不行」。

 

我相信許多台灣人看完後,心中也會泛起些許漣漪。台灣人如此,更何況是中國人,這部電影成功地挑起並放大了中國的民族主義,但這也是我對世界悲觀的原因。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