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總統明確指出,中共將 2027年 作為完成武統準備的節點,儘管府方也強調不等於屆時必然開戰,然中共正以倒數心態推動擴軍、強化聯合作戰、提高犯台能力仍是不爭的事實,近期的共軍繞台、演訓、認知戰與灰色地帶壓迫,更清楚顯示風險並非虛構,真正危險的,不是台灣高估威脅,而是低估中共的意圖與部署。
面對這種系統性壓力,軍購與提升國防實力絕非浪費,而是維持和平最務實的方式。政府推動不對稱戰力、提升制海制空與反登陸能力,並強化後備戰力與關鍵基礎設施韌性,目的就是在讓中共「準備完成前」確知:武力犯台恐付出無法承受的代價,唯有讓敵人害怕錯誤判斷、害怕輕啟戰端,和平才有可能延續。
此外,軍購本身並非為戰而買,而是為了讓台灣在國際合作架構中站得更穩。當台灣展現自我防衛意志,美日歐等民主夥伴才更願意提供支持,共同形塑區域嚇阻力量。
2027 未必是戰爭年份,但絕對是台灣不能鬆懈的關鍵節點。備戰不是挑釁,而是避免戰爭的唯一途徑。台灣唯有展現「能戰、敢戰、不求戰」,才能確保國家安全,讓下一代依然生活在自由民主的土地上。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