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閃兵風波」持續延燒。從年初的王大陸案,到陳零九、陳大天,再到近期Energy的坤達、書偉等人,越來越多藝人被質疑透過偽造病歷或代檢方式逃避兵役。這些事件讓人不禁懷疑,當名氣與金錢成為特權,國民應盡的義務是否就能被輕易繞過?這些藝人們逃避責任的行為更是令人不敢苟同。
兵役制度本應是全民共同承擔國防責任的體現。然而,當有人藉由財力、人脈或「代辦」管道閃避義務,受傷的不只是制度的公平性,更是整個社會的信任。
一般役男流汗流血守護家園,而少數人卻以「關係」換取免役資格,這樣的落差,讓「人人平等」四個字顯得格外諷刺。
更令人失望的是,有些涉案藝人仍活躍於節目與廣告,繼續以「正面形象」出現在公眾視野。當螢幕前說著努力與責任的人,私下卻選擇逃避,這不只是道德上的背離,也讓年輕世代學到錯誤的價值——有資源的人可以不守規則。
這起風波不只是個別藝人的問題,更是整個社會與制度的警訊。檢驗體系是否有漏洞?醫療證明是否被濫用?這些都值得相關單位徹底檢討。
「服兵役」不是懲罰,而是每個國民共同的責任。當有人以特權規避,制度就被侵蝕;當社會對此選擇沉默,公平也會漸漸消失。
台灣正在面對的是一場價值的考驗——義務,不能成為只屬於普通人的負擔。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