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軍司令部將大漢營區「中正堂」更名為「忠誠堂」,此舉竟引來部分在野黨立委暴怒,不僅痛批「去蔣化」,更揚言要「刪預算」,身為一名陸軍退伍老兵,筆者不禁要問:當中共軍機天天威逼我國領空時,我們的國會議員是沒事幹,只能找陸軍的麻煩嗎?

 

興安計畫的整修,何來「錢太多」?

 

部分立委指責陸軍「錢太多、沒事找事做」,此言完全是倒果為因;陸軍已說明,更名是配合「興安計畫」的營區整建,本就是既定工程。要說浪費,當年那個黨國不分的年代,動用國家資源、強迫全台軍營校舍「獨尊一家」,每一座禮堂都得叫「中正堂」,那才是真正的浪費與政治圖騰。如今陸軍將建築回歸軍風本色,何錯之有?

 

立委諸公,忘了《促轉條例》是誰過的?

 

翁曉玲委員等人若對「去蔣化」如此不滿,應當去質疑立法院自己通過的《促進轉型正義條例》,法律明定應處理威權象徵,陸軍依法行政、配合整修,何以反倒成為立委要脅「刪預算」的對象?這種因循法令反遭懲罰的荒謬邏輯,是在羞辱國軍,還是在打臉立法院自己?

 

誰才是「尊蔣」? 誰在背棄「反共」?

 

此案的核心,根本不是那棟建築叫什麼名字,而是我們究竟要傳承什麼精神?

 

陸軍將禮堂命名為「忠誠堂」、體育館命名為「精實館」,目的在彰顯「忠誠精實」的軍風,這是要求軍人忠於國家、精實戰備;反觀蔣公一生,其核心思想就是「反共」。陸軍司令部大門的蔣公銅像依然矗立,代表的是對其陸官校長與反共歷史的尊重。

 

但如今,某些高喊「尊蔣」的政客,對中共的文攻武嚇噤若寒蟬,卻對陸軍一個內部的更名喊打喊殺;試問,一邊是強調「忠誠」以對抗中共的國軍,一邊是無視中共威脅、只在乎符號的政客,到底誰才是背棄蔣公「反共」遺志的人?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