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盧秀燕能正視台中太平區內的新光重劃區教育資源不足的現況,加速啟動區「文中預定地」新建國中計畫,以保障下一代學生的受教品質,現況分析如下:
一、現況過度壅擠
- 新光國中目前已從去年的 55 班增加至 57 班,學生數更由 1,500 人暴增至 1,600 人(成長7%),目前全台中市立國中數量約80間,1500人的國中數僅有10間(12%),而未達1000人的國中人數高達55間(68%),新光國中人數顯然已經非常飽和,在如此壅擠的國中旁邊的文中預定地,為何遲遲無法動工?
 - 附近三所國小(新光約 1,500 人、新高約 1,600 人〔去年1,300,僅一年就暴增300〕、新平約 1,700 人),總計超過 4,800 名學童。而整個台中市200多間市立國小中,學校人數超過1500的國小不到30間(僅占15%不到),這三間國小的就學人數非常多,未來每年將有近千人直攻國中端,單靠新光國中根本無法消化。
 - 與臺中市其他地區相比,許多國中、國小學生數不到 1,000 人,部分甚至僅五六百人,但新光重劃區卻出現每間學校都超過1500人的不均現象,顯見教育資源分配極度不均衡。
 
二、人口高密度、增長快速
- 新光重劃區開發面積約 210 公頃,屬於高密度住宅推案區。以新興里為例,人口密度高達 18,234 人/km²,遠高於北屯平均密度(約 5,049 人/km²)。
 - 此區大量新建案持續交屋,未來幾千戶新家庭將湧入,學齡人口快速上升已是可預期趨勢,教育需求更為迫切。
 
三、用地閒置、資源錯置
- 環中東路與育賢路交接口的「文中預定地」早已劃設為教育用地,卻長期被臨時作為收費停車場使用,公共資源錯置,未能有效利用,涉及圖利廠商,罔顧當地學生就學權益。
 - 在此高密度住宅區內,學校不足與交通瓶頸相互疊加,若能啟動新建國中,並於校舍設計中納入地下停車場或多功能停車棟,不僅能補回現有車位,更能同時解決教育與交通兩大問題。
 
四、迫切性與合理性
- 依臺中市教育統計,目前全台中市80餘所國中,學生數超過 1,500人的僅約 10 校;反觀新光國中卻被迫承擔龐大學區人口,早已不敷乘載,與其他地區資源分布落差明顯。
 - 若能啟用「文中預定地」新建國中,將與新光國中形成雙核心,合理分散學生,維持每校約 1,000 人上下,才是給予孩子健康、舒適、具發展性的學習環境。
 
五、建議盧秀燕
- 115年應儘速啟動「文中預定地」之新建國中計畫。
 - 可規劃校舍設計時同步考量停車空間,以兼顧交通及教育需求。
 - 檢討新光學區的資源配置,避免單一學校長期過度擁擠,避免學生要跨區就讀,以保障學童學習品質。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