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麗文在最近的國民黨主席競選活動中宣稱 "國民黨要做的事是未來讓所有台灣人都會自豪、自信地說我是中國人"。我們首先要問的是鄭麗文如何定義中國人? 在中華民國成立之前,清朝的統治者是滿洲人, 他們統治的人民不是中國人, 而是大清帝國的子民。在中國歷史上,並沒有任何一個朝代直接以「中國」為國號。而是以各自正統王朝為國家代表。 沒有任何一個朝代的統治者和他的子民自稱為中國人。在古代文獻中「中國」是指天子所在的京師為「中國」。歷史上「中國」指的是一個區域,而不是一個政權或國家。中國與一個政權或一個國家的連接是近代的歷史事件。
孫中山推翻了清朝,建立了中華民國. 政權改組為憲政體制,採用多黨政治體制。 與歷史上的王朝截然不同。新成立的國家以中華民國為國號,簡稱為「中國」。政權統治的人民稱為中國人。二戰結束後,中華民國執政的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爆發內戰。國民黨戰敗並撤退到台灣,中共於1949年在中國大陸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也簡稱為「中國」。政權統治的人民也稱為「中國人」。兩個中國及其「中國人」是截然不同的實體。然而,英文名稱的相似性造成了很大的混淆。為了解決這個混淆,中華民國護照使用放大的「Taiwan Passport」來區別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護照。持有台灣護照的台灣人在國際社會受到的待遇與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中國人截然不同。特別是在個別國家的邊境管制方面。因此,需要區分兩個「中國」和兩種「中國人」。台灣海峽對岸,一邊是中國,另一邊是台灣。
從歷史上看,中國這個詞是用來描述一個地理區域。出生長大在中國的人會自豪、並且自信地說「我是中國人」。相似地邏輯、出生長大在台灣的人會自豪、並且自信地說「我是台灣人」 。沒有任何理由說「我是中國人」。鄭麗文是生於台灣的台灣人。她自稱是中國人,可能是因為她的父親是隨國民黨政府到台灣的中國人。鄭麗文宣稱國民黨要做的事是未來讓所有台灣人都會自豪、自信地說「我是中國人」。她願意成為一個驕傲的中國人,或許她看到成為中國人有什麼優勢。而我沒看到。
如果「中國」是一個國家名稱的縮寫,那麼「中國」可能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或「中華民國」。造成這種混淆的原因是兩個不同的獨立政權都聲稱「中國」是其國家的簡稱。我可以看出這兩個“中國”之間有明顯的區別。中共的中國是一個專制政治體制,儘管他們有憲法,但那只是擺設,而不是治國的法典. 是人治的社會,不是法治的社會. 政權是由寡頭領導。政府領導人不是由人民選舉產生的。「中國人」是被統治的群體,沒有任何批評統治者的言論自由。
相反,「中華民國」在台灣的中國,人民享有選舉官員的權利,有權批評政府官員的不當行為。司法制度是由立法者根據憲法制定的法律來執行的。人權、言論自由、移民自由、擁有合理收入的權利。政府有義務為弱勢群體提供安全網;勞動法應確保勞動權利得到保障,避免過度勞累;合理的薪酬;退休制度應確保退休人員在退休年齡享有有尊嚴的生活;確保自由市場經濟的公平競爭。等等。
想作台灣人或中國人之間的選擇是如此明顯。哪個頭腦清醒的台灣人會選擇作一個 “自豪” 的中國人? 而不是選擇作自由的台灣人。鄭麗文有權熱愛中國文化,她可以自由表達她喜歡中國的政府體制與經濟制度。她也可以選擇要不要生活在台灣。如果她不喜歡現有的台灣政府制度,她可以自由選擇移民到其他國家。但企圖顛覆政府是違法的,會依法受到法律懲處。她有自由意志做出選擇並承擔決定後法律的後果。
不要忽視中國經濟的下滑趨勢。國內外資本紛紛撤離中國,工廠和供應鏈也紛紛撤離,導致大量失業。雇主拖欠工人工資,經濟陷入衰退,許多人面臨飢餓和無家可歸的情況。中國各地頻傳社會動盪,天災,洪澇、旱災不斷。更糟的是,各級官員貪污腐敗,賄賂金被轉移到國外,政府官員家屬移民到其他國家,進一步削弱了經濟。這些都是成為驕傲的中國人必須承受的代價。中國的 “國進民退” 計劃經濟政策, 放棄自由競爭的市場經濟。忽略了大多數就業機會是由私人小企業提供的。消弱企業經濟提升的動力。在國營企業中生產目標沒有使用準確的經濟數據用於計算成本效益比。造成大量資源浪費。不受監管的第三次財富再分配 (不樂之捐) 以及對外資不公平的待遇。來自國內或國外的投資資本大幅萎縮。失業率高,薪資低,人民變得貧窮,中國經濟成長希望依靠國內循環自家的產品成為遙不可及的目標。
如果沒有新的資本注入市場和提高人民的購買力,中國經濟不可能從崩潰中復甦。經濟成長停滯最終會因為人民的貧窮和生活困難而導致政權垮台。網路上最流行的歌曲《沒出息》,歌詞是出自台北市議員王世堅查詢台北市長之質詢。這首歌的音韻是由大陸音樂人王博創作。這首歌描述了當今大多數中國人所面臨的沒有希望的生存狀態。《沒出息》在中國意外火爆,同時觸發中國的百姓對生活在中國的悲傷和絕望以及對台灣民主的渴望. 沒出息是奉勸人不能因為絕望而無作為。必須站起來爭取自己的權利和尊嚴。永遠不會跪地屈服於不公平的打壓。
過去70年,海峽兩岸的兩個政權一直處於敵對狀態。給台海地區帶來不穩定以及軍事衝突的風險。國民黨主席候選人應該意識到,他們的關鍵任務不是要讓台灣人成為自豪的中國人。而是讓中共接受經過70年的分離,兩岸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中國的原生文化在中國經歷了文化大革命和大躍進時期的洗禮也演變成了當前中國新的衍生中國文化。影響中國政府和經濟體系. 和中國人的生活方式。
台灣本土的原生文化也隨著時間在不斷演變. 在這個過程中,又增加了另一個與中國文化融合的元素,在這個融合的過程中,經歷過暴力衝突、恐怖統治,最終人們學會了理解和接受彼此兩種文化的優點,演變成新的台灣衍生文化。反映在政府、經濟體系和台灣人所享受的生活方式。融合新的台灣衍生文化中和中國原生文化有共通之處。相反,中國原生文化在中國也會隨著時間而演變,它們會演變成截然不同新的衍生中國文化。體現在海峽兩岸不同的政府體制,生活方式, 價值理念。國民黨要做的事不是未來讓所有台灣人都會自豪、自信地說「我是中國人」。最重要的任務是要傳送如果要實現兩岸和平共處,雙方就必須接受並尊重彼此新的衍生文化。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