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內容彙整參閱『台灣建國學』;台灣憲法學會前理事長許慶雄教授著。以及FACEBOOK「許慶雄の憲法私塾」專論。
內容摘要:
理論正確清楚才能建國!我們認為宣揚建國理論才能發揮建國力量,但是大多數人都認為獨立建國的理論很簡單,各黨派的政治人物也都自認為了解這些理論。也有很多人說,台獨理論大師也寫過很多書,提出許多理論,大多數人當然看過這些理論,所以請你們不要再談理論,以免大家愈來愈糊塗。其實事實並非如此,包括幾位花不少時間研讀建國理論的朋友,至今都還有疑問。甚至大家所說的理論大師、獨派領導者,其實也不完全了解這些理論,否則也不會出現「台灣維持現狀就是獨立」、「不必再宣布獨立」、「中華民國是國家」、「台灣就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就是台灣」等等與建國理論牴觸矛盾的主張。
大部分台灣人至今不知道,中國北京政府代表與繼承中華民國的事實。經過這二十幾年,今天台灣獨立建國運動可以說是澈底停擺或是被弱化,最主要原因就是理論出了問題。例如,海內外各種團體活動中,台灣年輕人拿國旗高喊中華民國萬歲,實際上是在「捍衛中華民國體制、阻礙台灣的獨立建國」,卻被台灣人認為是「捍衛台灣、愛台灣」等等。
這些都是因為,大部分台灣人至今不知道中華民國是中國的非法政權,不知道中國北京政府代表與繼承中華民國的事實。然由聯合國與世界各國對中華民國的定位都可以證明,北京政府就是繼承中華民國的新政府。中華民國稱號對北京政權並非禁忌,在聯合國北京政權今天仍然堂堂正正代表中華民國出席與會。
一、建國理論的一貫性問題
有關理論的一貫性問題,我們必須區別兩個層次思考:
(一) 第一是信仰和立場的層次。在這個社會上,每個人都有他的信仰和立場。於信仰和思想自由,每個人的信仰和立場都可能會改變。前總統陳水扁、蔡英文,例如,在上任之前陳前總統喊「台灣獨立萬歲」,上任之後卻要宣誓效忠、捍衛中華民國,喊出「中華民國萬萬歲」。蔡前總統上任前和我們一樣,曾主張「中華民國是叛亂團體」,上任後也和陳前總統一樣,宣誓效忠、捍衛中華民國,喊出「中華民國萬萬歲」。另外,例如過去曾主張台灣獨立建國,受大家努力支持的本土派人士,現在卻變節,改變立場而選擇捍衛中華民國,甚至投靠北京,這些人當然有被質疑的空間。
(二) 第二是追求知識、真理的層次。如果是理論、知識和過去不一樣,是對正確知識、真理追求的內容改變,是修正或不完整的知識理論,這和信仰和立場的改變是有所不同的。例如,許慶雄教授在高中時代就曾為了把中華民國國旗放在地上坐,被教官處罰、記過。現在則是汙損中華民國護照,而造成自己出入境時的困擾。但是,這部分是個人的信仰、立場,也是個人心甘情願。因為許教授認為中華民國不是國家,不是可以捍衛的國家,中華民國是一個沒有正當性、合法性的叛亂體制。許教授的信仰和立場從來沒有改變。因此,藉此也想向質疑許教授,現在和三十年前的主張理論不一樣的朋友說明,許教授所改變的,不是信仰、立場,而是知識和理論的層次。例如: 建國是什麼?國家是什麼?中華民國是什麼體制?這些都是一種知識。
二、立場的改變與追求真理的區別
(一)有時候知識、理論為了配合運動,不得不調整說法,也不必太計較,但是對正確的核心理論絶對不能打折扣。許慶雄教授表示,過去曾經宣揚不是十分正確的理論,然他很樂意和傳統獨派理論大師們一起討論。針對問題加以釐清、修正,並公開的向支持者提出說明。如此一來,台灣的獨立建國理論才有其正當性、合法性,也才能形成堅定的建國意志。
(二) 當我們的理論正確、沒有矛盾,和統派或中國北京辯論時,才不會產生矛盾。不會像過去的呂副總統任內發表的「台灣地位未定論」言論,就立刻與中華民國統治台灣的合法性產生矛盾對立,危及自己的權位。結果常常因為不知如何和對方辯論,最後只好以模糊說詞了結。像這樣就無法確立台灣獨立建國的正當性和合法性,所有運動的力量也將打折扣,變成事倍功半。而觀察兩岸關係的國際人士也不會知道台灣人要什麼、主張什麼?甚至造成負面的解讀。
(三) 如前所述,我們必須區分信仰、立場的改變與追求真理的不同。理論、真理如果正確,那就沒有必要維持一貫不變的理論。何況知識原本就具有進步性。尤其國際法理論,必須和國際社會有共識,不能也不應該為了奪取政權,而認同中華民國是一個國家,只在台灣內部閉門造車主張已經獨立,阻礙台灣的未來前途。
(四) 理論是否一貫不是問題,只問該理論是否正確,如果後來的研究理論才正確,就不能再堅持過去錯誤的理論或認知。這和過去支持獨立建國立場者,後來加入中國國民黨,支持中華民國體制,甚至站在北京政府立場打壓台灣,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
最後,如果連獨立建國派內部,都對台灣建國基本理論或多或少有質疑與爭論,相信其他台灣人更是不容易理解獨立建國運動,可能也會影響參與的意願。我們不應該為了反對親中派中國國民黨,而刻意強調並不符台灣現狀事實的言行。例如,要說「全國」不要說「全省」,「講中國時是指北京」、「我們不是中國人」等等,這些都是許多其他台灣人無法理解,也是對本土派執政黨相當反感的原因之一。簡言之,「我們不做中國人」和「我們不是中國人」是兩回事,因為我們無法否認在中華民國體制下,我們現在在法理上還是中國人。
建國理論的一貫性才能確立台灣獨立建國的正當性和合法性。建國理論矛盾會阻礙更多人理解、支持台灣獨立建國運動,也會影響參與的意願。因此努力提出正確、合理的建國理論,是很重要的課題。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