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郭董那一句「民主不能當飯吃」麼?
這句經典箴言,顯然在台灣國內並不適用,畢竟,只要願意相信民主,對執政黨的發展路線深信不疑,就會有飯吃。小則作首批判在野黨的曲子,就能「合法要飯」,大則開幾家擺明會倒的書店,累計便申請數千萬政府標案,這種盆滿缽滿、油水四溢的民主,恐怕不僅僅是要碗飯足以形容,根本是「響A Joy」等級的饗宴了吧!
相對的,這話擺上了國際場域,可說是越來越吃不開。台灣執政者向來對所謂「民主同盟」深信不疑,總覺得國家間只要都堅信著民主價值,自然就會結合成為堅實的盟友,共同對抗邪惡的中國勢力。無論是表現在外交支持,乃至於共同打造「非紅供應鏈」,民主絕對是永恆的依靠。

或許正因為如此,記得當初川普四月初要公布關稅之際,咱們卓院長不是還要大家「安心睡」麼?想必就是認為,我們是美國的盟友,是民主的夥伴,絕對會有不一樣的優惠待遇。結果呢?一語驚醒夢中人,32%,瞬間讓國人全醒了!
幾經波折,經過保密保密再保密的談判之後,還是得到比日韓更高的20%關稅,背後還不知道需要付出甚麼代價。台積電赴美投資三千億?(郭部長說是假訊息?)、政府得投資美國4000億(郭部長說溜嘴?)、半導體關稅100%(承諾赴美投資可豁免,但那恐是大廠專屬,中小型電子廠怎麼辦?)總之對照同為所謂「民主同盟」的日韓待遇,台灣付出的代價,肯定不會低。

時移至今,您還相信川普會對台灣多好嗎?又年初被打成是中共認知作戰的「疑美論」,真沒有一些真實性麼?美國真的值得深信不疑麼?

過去不一定、未來不知道,但至少在川普當政的年代(不知有幾年,畢竟川普對連任又起心動念了,也許勢頭好的話,跟進習維尼稱帝也不無可能),企圖用民主價值、以道德訴求的情勒模式,來框住美國對台灣的各種承諾,根本是緣木求魚。川普擺明了就是個生意人,堅定信奉著「現實主義」,壓根就不想擔任「世界警察」的角色,只想著用美國在國力上的絕對優勢,向全球展開無差別性的掠奪。

當然,站在國家本位主義,這也怪不得川普,他所作的一切,真的都是在為其「讓美國再次偉大」而努力,成效如何,或許備受經濟學者們的高度質疑,但至少路線上,是堅定捍衛著美國自家權益無誤。基此,同樣身為國家,當民主老大哥已然變質,我們還要繼續堅守著那無謂的「民主同盟」誓約,還要繼續相信「民主有飯吃」的信念麼?
截至目前已披露的關稅附加條件,包括台積電數千億投資、半導體關稅100%、乃至於可能須對美投資4000億美元等,每一項幾乎都是坐實的「窮台」方案,將陷台灣於內外交迫的窘境。
就以半導體供應鏈集體赴美為例,說實在的,根據科技業友人的轉述,只要條件優渥,廠商並不會拒絕赴美投資,更別說底下工程師,去到美國落地生根,那更是多少人的夢想,絕對也樂見其成。如此一來,當科技業悉數出走,台灣還剩下甚麼?資金跑了、人才走了、商圈倒了,曾經用高科技所堆疊的夢,恐將一夕淪為海市蜃樓,您能想像那會是多大的災難麼?

所以說,站在國家的觀點,美國絕對該被質疑、也應該質疑,當您一廂情願的認定,只要存有民主價值,就會獲得美方優惠,將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那就大錯特錯了,川普可是不講武德的。
當然,這麼說,也不是要當權者靠向另一強權,只是期許我們在政策上,該更有自主性些,絕對不能再唯美國是從。被川普吃得死死的,還要用甚麼保密條款來自我安慰,那就可憐了。
放眼未來,我國的對外投資制度,得發揮絕對性的保護作用,對國家有利的,才准予放行,一如過去對中國的「戒急用忍」,總不能川普說啥就應啥,罔顧我們自己國家權益,只為了滿足其權力私慾,合理麼?就像台積電數千億美元的投資案,居然可以完全跳過我方的投審會,這根本荒謬吧!

賴總統,您究竟還要當川普的「細漢仔」多久呢?看著搖搖欲墜的民調數字,真該醒醒了!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