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的天,收到取消通知,您報名的「打造友善職場,認識與預防職場霸凌」講座因招生不足取消,已經是今年第2場被取消的講座,難怪一直有職場或校園霸凌案的產生,公辦的演講及經驗分享鮮少人願意參與,無法有效的避免憾事重演,空出下午的時間,一通電話與球友去看場電影「名偵探柯南:獨眼的殘像」。

 

每年必追的柯南,進場一半以上都是小朋友,真心覺得柯南的主線劇情,與人物間的關係鏈,複雜程度不是一般小孩能夠輕易理解,如「安室透」,私心最喜歡的人物,一個臥底在黑暗組織裡的警察,還不是一般警察,是警界裡的秘密部門公安部,設定上他亦正亦邪,平常開咖啡廳,化名「安室透」,公安裡稱呼為「降谷零」,黑暗組織裡代號「波本」,光他就有三個名,諸如此類的人物還很多,說回電影,小五郎最後的那一槍,夢迴跟柯南一樣年紀的我,看的「第十四號獵物」,有早期柯南劇場版的風格,人物的刻畫,案件的推理,劇情的推進,我喜歡今年這部。

 

這一次,沒有黑暗組織,沒有基德的加持,沒有壯麗的爆炸場面,但評價很好,帶入長野三傑的羈絆,補了大和警官為何瞎眼的坑,甚至加入政治與制度的元素,檢察官與警方長期處在矛盾且微妙的合作關係下,日本如此,台灣也是如此,意外的是,還探討了「認罪協商」所存在的制度弊端。

 

所謂「認罪協商」,被告可以在判決前認罪,而換取較低的刑度,是一種讓被告的選擇機制,也可大幅降低辦案的成本,劇情中的角色,也是因為這機制取得緩刑,但一直以來這制度,存在著爭議與詬病。

通過認罪協商,可以快速結案,但也可能使真正的犯罪事實被掩蓋,又或者可能無罪的被告,被迫認罪留下前科,再者檢調單位如濫權,脅迫接受不合理的條件,讓被告人處在絕對被動的位置,如同劇情的最後,安室透與犯人的對話,暗示認罪協商後的利,讓犯罪嫌疑人做出不得已的決定,以達到公部門所要的目的。

 

任何的機制都存在著漏洞,當局因當思考如何補強制度的缺陷,或給予對應配套,避免讓制度成為有心人士的茅,猶如前陣子發生的土城案,保護令的機制缺口,是否有更好的方式,讓被害人能夠更安全的回歸生活,也許有人會覺得這扯到犯罪者人權問題,但是當犯罪的那一刻起,權力應當就被限縮了,這限縮幅度的決定,似乎還有很長一段司法改革之路要走。 

撰文/李至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