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立委謝龍介為同黨立委羅廷瑋反罷免站台時,竟對罷免志工說出台語「生子沒卡撐」的羞辱性言詞。事實上,謝龍介口無遮攔的濫用台語爆粗口的實例不勝枚舉,也曾在2022年兩度使用「狗囝」等污辱字眼,辱罵民進黨女性議員等人。特別愛用粗鄙言詞攻擊政敵慣犯的謝龍介,已讓近來逐漸復興的台語淪為政爭工具,更讓台語再度被污名化為沒水準語言的錯誤印象。

台語,本是一首歌、一頁詩、一口鄉愁。從市井巷弄的喧嘩,到布袋戲台上的生死情仇,從阿嬤口中的古早味故事,到詩人筆下的島嶼記憶,這門語言承載著台灣最細膩的情感與最深遠的文化根源。可惜的是,這樣優美且飽含生命力的語言,卻在政客的操弄下,被扭曲成政治鬥爭的工具,甚至成為羞辱對手、博取選票的粗俗戲碼。

自詡為庶民代言人的立委謝龍介,其使用的台語多半取自語言中最粗鄙、最情緒化、最暴力的語彙。在罷免案對立現場大聲斥罵「生子無卡撐」、嘲諷對手、影射他人收錢,他的發言無疑就是對語言的侮辱,只要他一出口就是不斷示範與強化了「台語就是粗口」、「講台語就是沒水準」的錯誤印象,著實讓這門母語再度遭到污名化。

諷刺的是,像謝龍介這些當年緊抱著國語政策、拒絕台語,甚至鋪天蓋地在社會中打壓台灣人說台語的國民黨及其政治人物,如今卻反過來愛用台語來宣傳與討好台灣選民。可惜,他們所說的並不是真實而美麗的台語,而是包裹著語言暴力的台語,更不是一種對台語心悅誠服的認同,而是一種為了搶選票的短線操弄。

布袋戲大師黃俊雄曾經用台語演繹忠義、悲憫與俠情,他口白下的語言節奏抑揚頓挫,字字珠璣,是文化的再創造,是語言的藝術昇華。他讓人聽見台語的溫柔,也看見語言的高度。而謝龍介們卻只選擇台語中最粗鄙的詞彙,將語言的美感砍去,只剩煽動性與爆點。他們根本不是愛台語,完全是在消費台語。

謝龍介這種將台語粗俗化操作,表面上看似庶民親切,實際上卻深化了語言階級與社會刻板印象。許多年輕人自幼接受國語教育,對台語理解有限,當他們每每聽見台語時,若都是從謝龍介們的辱罵中接觸到這門語言,很自然會將台語與低俗畫上等號。長此以往將會是台語文化的斷裂,更是世代之間對語言感情的疏離。

謝龍介們不能不知道,自己不但是語言的使用者,更可以成為語言價值的塑造者。作為政治人物有能力讓更多人重新看見台語的美麗與力量,但他們卻選擇了帶著人們鄙視台語。他們毫不在乎台灣母語的未來,只在乎掌聲與選票。台灣人豈能讓母語持續遭到謝龍介們如此踐踏。

在布袋戲台上,台語可以說出忠義與智慧;但在議會與街頭,卻變成嘲諷與羞辱的工具。當政客將語言變成粗口與利刃,台灣人更應群起守護母語原本就具有的美麗能被看見與善用。讓台語回到詩與歌的高度,而不是留在政治泥淖裡的喧鬧中。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