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此刻正面臨一場關鍵的民主考驗。一方面是藍白政客與中國極權勢力勾連的威脅,企圖以各種手段瓦解台灣制度根基;另一方面,是無數台灣人民守護民主、防衛憲政的堅定意志。當立委翁曉玲公然主張「就算有不法,也應等罷免通過再查」,這已非單純的政治語誤,而是一種顛倒是非、混淆正義的危險言論。正如學者李忠憲所批評,這種邏輯猶如就像明知道有人要放火,卻說要等燒完了再來抓,這根本是在玩假的,法律程序還有什麼用?

    令人憂心的是,這番言論出自一位曾參與修法、應知法守法的立法委員之口,等同於鼓勵社會對違法行為視而不見,使民主程序成為無效懲惡的空殼。法治之所以可貴,是因其保障人民免於權力恣意,而非成為包庇錯誤的藉口。罷免制度的存在,是為了讓人民糾正失職代議士,而非成為不法操弄的舞台。任何試圖顛倒初衷、模糊是非的作為,都是對人民智慧的輕蔑,也危及台灣民主制度的正當性與未來走向。

    更嚴峻的是,這些行徑並非單一個體的失控,而是更大的共犯結構逐步成形的結果。當年中國國民黨在1940年代末於中國內戰失利前夕,與中共共演「鬥而不破、表面分裂、實質合作」的戲碼,如今似乎在臺灣重新上演。立法院裡的藍白政客高舉「為民喉舌」的名義,卻在行動上處處阻撓改革、操弄程式、誤導輿論。他們掩護違法罷免、拖延司法進度,甚至以話術暗示「台灣2028可能不再有選舉」,這樣的發言與中共所謂「台灣未來要靠和平統一、非民主選舉解決」如出一轍。

    這種情勢,絕非單靠一紙法條、一場辯論就能解決。它已是一場民主制度與威權餘毒之間的全面對抗。李忠憲教授更指出,這不再只是關於某幾位立委是否適任的問題,而是一場深層的結構性危機;當立法院將憲政權力擴張成為政治鬥爭工具、當「內應」角色開始浮上檯面,當共產黨話語與立委言論產生驚人一致,我們不能再天真地以為,這只是一場政黨之爭。這是一場針對台灣未來主權、制度與人民尊嚴的進逼戰。

    然而在壓迫與荒謬當道的此刻,我們仍握有一項關鍵武器,就是人民的選票。大罷免制度雖為人詬病,但也正因其困難與高門檻,讓第三階段的投票意願將會成為台灣民主成熟度最真實的考驗。我們不能讓政治冷感及挫敗感讓敵人得逞,更不能讓藍白政客用「沒有2028」的威脅洗腦社會。正因為他們如此驚恐於人民的覺醒,我們才更應堅持走完全程,讓每一張投下的「同意票」成為民主自救的宣言。

    台灣的民主,從來不是施捨而來,而是無數人民憑著信念與犧牲,一步一步走出威權陰影、打破封鎖與恐懼所贏得的成果。我們不只是歷史的見證者,更是民主的實踐者與守護者。如今我們面對的不是單純的藍綠白選票競技,而是對憲政體制與公民價值的全面挑戰 。如今更應強化台灣民主精神的延續、建立抵禦威權逆襲的堡壘。

    如果這是讓台灣人們能否繼續,以人民決定未來的最後時刻;那我們更該堅定地告訴世界,台灣人民不會退讓,民主之火不會熄滅,歷史將記得這一次,我們選擇站在光明的一方。

潘威佑(社團法人台灣北社秘書長)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