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高雄科技大學一名外語系林姓教授遭多位女學生指控性騷擾,校方已暫時停聘該教授三個月,並啟動性平會調查。然而,校方初期的處理態度顯得消極,僅表示將展開調查,未對受害學生提供即時保護。將此類嚴重事件視為「個別行為」或「誤會」,恐怕不是這樣。
首先,校園應是學生安心學習的場所,教師更應是學生的榜樣。然而,當權力被濫用,學生的信任與安全感便被摧毀。根據教育部統計,近年來校園性騷擾案件有上升趨勢,但多數受害者因害怕報復或不被相信而選擇沉默。這不僅反映出制度的缺失,更顯示出校園文化對性騷擾的容忍。
其次,媒體在報導此類事件時,應避免使用模糊或中立的語言,如「傳出」、「疑似」等,這可能會削弱事件的嚴重性,甚至讓受害者感到再次受傷。相反,媒體應該以事實為基礎,強調受害者的勇氣,並督促相關單位負起責任。
我們呼籲教育部及各大專院校建立更完善的性騷擾防治機制,提供受害者即時的支持與保護,並對加害者進行嚴懲。同時,媒體應以負責任的態度報導,協助營造一個安全、尊重的校園環境。
文/陳予婕(學生)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