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男星王陽明在宣傳新電影《角頭-大橋頭》時,因拒絕與女粉絲合比愛心手勢,並在社群平台上回應稱「我不做娘炮的動作」,引發軒然大波。王不僅沒有對此事降溫,反而在限時動態中持續強調「做自己」的立場,更在Threads上頻頻與網友爭執,甚至用不雅字眼回應批評,讓輿論風暴愈演愈烈,直到王的「代言遭網紅抵制」,改口坦承上了一課「沒要傷害任何人」。

 

      王陽明的確需要上性平課程導正偏差的性平意識形態,因「娘炮」背後藏有男性霸權的壓迫和性別政權的爭鬥,是膚淺只想展現陽剛好Man氣質的王所看不見的,而娘炮等性別歧視字詞正被濫用,背後代表一種性別平等教育退步的警訊,娘炮之所以成為一種對女性化特徵男性的貶義性標籤,是其背後的男性霸權意識形態,因男性霸權為了追求其他男性的認可和結盟,必須通過排斥女性,歧視娘炮和排擠同性戀來實現。而娘炮正是男性霸權意識型態的語言再現,女性形象和女性氣質被標籤上負面含義,其背後隱藏的含義是,當一個男性具備女性氣質,是應當被貶抑壓迫的,因女性氣質被視作負面品格的象徵,關聯著懦弱、病態與無用。澳洲社會學者Raewyn Connell提出過「性別政權」(gender regime)的概念,性別政權指的是學校制度和教育中建構不同的性別特質,並將之連結權力而加以排序,而這裏的陽剛氣質明顯是父權社會的遊戲準則,它強調由競爭獲得控制,而競爭的方式可能來自課業、體育、經濟等。其中最直接的競爭方式,便是利用霸淩削弱對方的陽剛氣質,幫助他們符合社會期待並藉此獲得權力成為主體,而「娘炮」等字眼便是影射著「你不是正常男人」貶低定義,矮化對方而強化主體的「控制」,符合社會期待並藉此獲得權力成為主體。

 

    而這樣合理化性別歧視的負向影響,美國國家科學院在〈How Bullying is a Public Health Issue〉早已將性別霸淩定為國家級公共衛生議題,特別是提及合法化、合理化性別歧視的霸淩言語和行為,是嚴重傷害人類身心靈,是目前必須解決的重大課題。而在國外已有相關的心理科學研究證明,例如在Swearer, S. S., Turner, R. K., Givens, J. E., & Pollack, W. S.在2008年發表的"You're so gay!": Do different forms of bullying matter for adolescent males?,運用心理學調查251名男性中學生,發現這些男同學發現遭受「you're so gay」等字眼攻擊者,比其他言語霸淩受害者承受更多心理壓力,且對學校也有更負面的連結,且性別歧視的言語和行為霸淩將會讓受害者產生負面影響。被霸淩者比一般人更易傾向低自尊,且易感覺沮喪、焦慮不安等。此外,受害者也傾向自責且易視自己為社會敗類,嚴重可能造成自殘,而這些歧視性霸淩言語,不只是會讓人心理產生負向狀態,已有醫學期刊《Molecular Psychiatry》在”Peer victimization and its impact on adolescent brain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的科學研究證明,在合法化、合理化歧視性言語霸淩的環境下,這些青少年長期受到這些言語的負向影響,可能導致腦部無法正常發展,進而造成日後罹患精神相關疾病的機率增加,綜上,不論從心理學和醫學的科學證據,合法化合理化性別歧視的言語和行為霸淩,都不利孩子的健康成長。

 

     事實上,論絕對陽剛氣質,王陽明也沒資格,故筆者用此文幫王上一課,同時分享性平教育知識與觀念,以饗台灣社會大眾。

 

       最後,筆者以《觀世音菩薩的性別平等教育》,以對話隱喻故事的形式,請觀世音菩薩再為「王陽明們」上一課!

 

   烏合之眾:「我要歧視霸凌性別氣質是女性的男性,以及性別氣質是男性的女性,要問他/她是男是女?而且合比愛心手勢是娘炮的動作。」

   觀世音菩薩:「眾生看不清楚我性別是有教育意義的!你和你們一家從此不必再拜我!」

  註解:

  神明法身,並無男女之別。

  據說觀世音菩薩的信仰,是約於西元二世紀,隨著佛教在中國發展而開始。 根據佛經記載,觀世音菩薩的形象應為男性,如《大方廣佛華嚴經》中形容觀世音為「勇猛丈夫」,而在《大悲蓮華經》中則稱呼菩薩為「善男子」。

  宋朝以前,觀音的形象是男性,觀音菩薩造像全部是男身。 後來,由於信仰者眾多,觀音逐漸轉化為慈悲的女性形象,以女性的母愛和慈悲象徵菩薩救度眾生的悲願,發展出妙善公主的傳說。 此外,也有觀音為了更貼近受苦難的婦女,唯恐男女授受不親,讓婦女退避三舍,才會轉化成女身,方便救苦濟世的說法。

文.張天泰(教育博士、政治工作者)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