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全球化與數位化的時代,中共的APP逐漸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尤其是資安與國家安全的交集引發的風險,這些應用程式不僅涉及個人隱私數據的收集與使用,更可能在未來成為國際間權力競逐的一部分,從使用者行為的追蹤到潛在的數據濫用,中共APP引發的資安疑慮直接威脅到國家安全,特別是在台灣等與中共存在政治與軍事緊張關係的地區,中共對這些APP的操作有著極高的控制力,使得其數據收集行為成為國家級別的監控工具。

爭議訊息與輿論操控

爭議訊息的傳播已成為當前社會的威脅,而中共APP在這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視,相較於其他社群平台如Facebook和YouTube積極打擊機器人帳號與爭議訊息,中共的APP如TikTok的做法相對薄弱,使其更容易成為假訊息的溫床,中共對於這些平台的演算法嚴格控管,使得平台的內容能夠符合其價值觀,進一步形塑使用者的認知與輿論,這種信息操控的策略,不僅影響用戶的資訊來源,更加深國家間的政治分歧。

演算法背後的隱患

中共APP通過演算法來影響使用者的資訊,此舉已在全球引起廣泛關注,這種透過演算法的方式,可以在不知不覺中形塑使用者的觀念,甚至影響到社會輿論的走向,尤其是在選舉等重要時刻,這樣的資訊流操控可能對國家政局產生直接影響,從而威脅到民主制度的穩定性,演算法的操縱在這些平台上更為隱蔽,讓人難以察覺其帶來的深遠影響。

台灣面臨的挑戰

在台灣要如何應對來自中共APP的威脅已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儘管可以通過技術手段如封鎖網域來限制這些應用的使用,但VPN等技術手段使這種封鎖效果大打折扣,同時,由於台灣的法律和政治環境與美國不同,直接效仿美國的禁令並不可行,因此,如何制定符合台灣需求的法律與政策,成為當前的問題,部分專家建議從兒童及少年福利保護法或國家安全法等角度入手進行立法修正,以應對日益嚴峻的挑戰。

結語

在這個數位時代,資安風險已不僅是技術層面的問題,更是國家安全的核心挑戰之一,中共APP如TikTok及小紅書不僅在全球範圍內擴展其影響力,更通過資訊操控、輿論引導等手段,成為國家權力博弈的工具,未來如何在保障言論自由與個人隱私的同時,制定有效的政策來應對風險,將成為全球各國政府須面對的重大挑戰,台灣在這一問題上也應尋求平衡,既要保護國家安全,又要確保公民的權利不受過度干預。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