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清晰的失落:賀錦麗的模糊表態
美國總統大選將於明年一月舉行,兩黨候選人在台灣議題上的立場,再次引起國際社會的關注。《外交家》雜誌近期刊載了一篇由美國紐澤西拉馬波學院政治學教授陳鼎撰寫的評論文章,分析了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賀錦麗(Kalama Harris)在台灣問題上的立場。文章指出,相較於現任總統拜登明確表示將會派兵保衛台灣,賀錦麗在面對相關提問時,僅以模糊的言論帶過
 
2022年9月,賀錦麗在視察停靠日本橫須賀軍港的驅逐艦霍華德號(USS Howard)時,面對記者提問關於台灣的議題,僅強調「台灣是個充滿活力的民主政體」,並表示美國將持續深化與台灣的非官方關係。儘管此番表態與拜登政府的對台立場並無二致,卻刻意避談美國將如何應對台海危機。尤其在拜登於CBS節目中重申美國將軍事介入台海衝突的幾天後,賀錦麗的模糊態度更顯耐人尋味
 
陳鼎教授認為,賀錦麗在2022年對於美國是否出兵保護台灣的保留態度,顯示出她與拜登在對台政策上可能存在分歧,甚至可能回歸歐巴馬政府時期較為傳統的「戰略模糊」路線。這種迴避明確表態的態度,不僅無法有效嚇阻中國的野心,更可能讓台灣安全陷入更大的風險之中。
 
交易優先的安全觀:川普的「保護費」思維
令人擔憂的是,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Donald Trump)同樣迴避正面回應是否會出兵協防台灣。他認為,公開表明立場將會削弱與北京談判的籌碼,其副手彭斯(Mike Pence)也表達了相同的看法
更令人難以接受的是,川普在接受《彭博商業周刊》訪問時,不僅批評台灣搶走美國的晶片生意,更直言台灣應該為美國的防衛付「保護費」。這種將國家安全視為商業交易,並以自身利益為優先考量的思維模式,令人不禁懷疑其是否真有能力領導自由世界對抗中國的威脅。
 
面對現實:新冷戰格局下的戰略清晰
陳鼎教授指出,無論明年入主白宮的是賀錦麗還是川普,美中競爭都將持續加劇。兩黨皆已將中國視為美國國家利益和民主價值的最大威脅,美國不太可能降低對台灣的支持。然而,新政府必須認清國際戰略的現實,並以最有效的方式抗中挺台
在當今的新冷戰格局下,美中兩國在影響力、價值觀和科技領域的競爭日益激烈。傳統的「戰略模糊」政策已無法有效維護台海和平,唯有明確且堅定的安全承諾,才能嚇阻中國的軍事冒進行為,確保台灣的安全與穩定。
 
台灣不能成為籌碼,安全更不能妥協
從賀錦麗和川普對台海議題的模糊立場,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美國選舉政治的現實。為了爭取選票,兩黨候選人都不願在外交政策上做出過於明確的承諾。然而,台灣的安全不應該成為美國選舉中的政治籌碼。
 
台灣作為印太地區的重要戰略據點,其安全與穩定不僅攸關台灣2300萬人民的福祉,更與整個區域的和平與繁榮息息相關。我們期待美國新政府能夠認清台灣的重要性,並以實際行動支持台灣,共同維護印太地區的自由與民主。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