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台灣平均每天約有500多起家庭暴力案件,而近日有兩名孩童遭受到暴力對待,一名8歲女童遭到母親施暴,耳朵甚至有多道被撕裂的痕跡,送醫後家屬不但沒法清楚交代傷勢,直到醫師將女童獨自送進手術室治療時才總算問出原因;另一名6個月大的幼兒因頭上腫一包而緊急送醫,經由檢查發現是頭骨破裂造成腦內出血,不免讓醫師懷疑造成原因,然而至今仍不清楚。政府真的有想積極改善暴力案件發生嗎?光是設立暴力、虐待相關的保護法條就足矣了?我實在不敢苟同。

實際上,在不知道的角落,又有多少兒童正遭受這種傷害呢?受虐兒童比我們預想的還要多,也始終無法徹底根治。之所以會有這麼多暴力案件發生終究來自於這些不成熟的家長,一昧地合理化自己所認為的「正確管教」全部發洩在孩子身上。俗話說,家庭是影響孩子成長的第一關鍵,家暴不僅會對孩子的現階段發展受到不可逆的傷害,同時也對孩子的日後成長帶來許多不好影響,像是出現觀念、行為偏差,甚至走上犯罪這條路。尤其對幼小的孩子來說,他們正處在急需要受到大人保護的年紀,導致虐待時只會感到害怕、畏懼、哭泣,他們不清楚什麼是家暴,也不知道自己正遭受著家庭暴力,更不會想要反抗。

我認為光靠政府的保護法是不夠的,我們要做的應該是盡早讓孩子建立起防暴意識,舉例像國外設計的只有孩子才看得到的廣告內容,運用孩子與大人間的身高視差來讓正受到暴力對待的孩子能夠明白自己的遭遇並向外尋求救助。又或是幼師可以進行施暴者與受暴者的角色扮演來讓孩子快速建立觀念,進行有效宣導。當然,身為社會公民,我們也可以適時觀察周遭孩子,在發現孩子身上有不少處瘀傷時,都應即時觀察,或是上前詢問,發現有問題時應立即通報,為孩子建立兒少保護網,這才是我們社會該做的。

 

關涵任(學生)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