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賴清德總統候選人期許謝佩芬「成為第2個蕭美琴」;輔選立委固然要說好話,但若是「謬讚」、「過譽」,反而會造成反效果,讓候選人承受更多罵名。

總的來說,謝佩芬自私無比,相較於在花蓮這種深藍選區深耕了10年的蕭美琴,簡直是XX比雞腿,完全沒有可比之處。

謝佩芬的第一個自私,就是對選民棄之不顧的自私。謝佩芬四年前口口聲聲說自己多愛大安、多疼惜大安云云,結果2024一發現自己沒有被民進黨提名到大安區選立委,馬上「拋棄」大安區選民,大聲嚷嚷著要前往其他選區,最後才被安排到與她一點關係也沒有的中山、北松山選區。

若謝佩芬真的這麼愛大安,早該在2022年時參選大安區議員,或是等兩年到2026年時為了大安區而戰。如今臨陣脫逃到中山北松山,只能算是「愛當立委」,而非「愛大安區」。

謝佩芬的第二個自私,就是只顧自己,不顧民進黨。謝佩芬在台灣政治圈的經歷只有短短一年,就被民進黨提拔為國際部主任,已經代表著民進黨對於年輕世代的重視。但謝佩芬不但沒有感謝,反倒「不顧正業」,一心只想選立委,不顧國際事務,在民進黨最終決定提名更有戰力的苗博雅時,還發文批評、背刺民進黨,令人唏噓不已。

謝佩芬的第三個自私,就是重視自己職涯,大於台灣的自私。蕭美琴在完成學業之後,立刻投入FAPA(台灣人公共事務協會)為台灣在美國發聲;相反的,謝佩芬完成學業後,卻是選擇擔任吐瓦魯的外交官,為吐瓦魯在聯合國發聲。

當然,有這樣的履歷會被眾人稱之為「優秀」,但對比為從第一份工作就為台灣發聲的蕭美琴,落差還是非常巨大。謝佩芬身為台灣人,卻不幫台灣說話,反倒加入吐瓦魯,為吐瓦魯辯護,其實就是代表著謝佩芬在乎的始終是自身的履歷,而非台灣。

謝佩芬的第四個自私,就是獨善其身,身為發言人卻永遠不為民進黨的其他同志辯護。賴清德老家被藍白抹黑為違建時,黨中央忙著闢謠,地方議員跑斷腿澄清事實,但謝佩芬身為發言人,卻好像把這個話題當作「別人家的事」,始終沒有聽她出來講過幾句。

不僅如此,只要有逆風的話題,就不會見到謝佩芬發言,真是風往哪裡吹,人就會考慮往哪裡倒的「佩芬大人」。

賴總統,謝佩芬的自私,讓她永遠都無法成為蕭美琴;而謝佩芬的自私,其實更像是民進黨港湖的那位高立委。

我們都要認清事實:謝佩芬不能變蕭美琴,反倒比較可能成為高嘉瑜,望週知。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