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越來越關注健康的潮流下,低卡路里的飲料和食品似乎成為了我們餐桌上的一部分。為了滿足我們對甜味的渴望,並同時避免攝取過多的熱量,許多人選擇使用人工或天然的甜味劑,如阿斯巴甜、安賽蜜(Acesulfame-k)、三氯蔗糖(Sucralose)、甜菊糖(Stevia)等非糖甜味劑。但是,最近世界衛生組織(WHO)在匯總了280多份研究報告後,發布了一份新的指南,認為使用這些甜味劑來控制體重和預防疾病的效果可能並不如我們想像的那麼好。
世衛組織的這份新指南主要是基於全世界283項有關非糖甜味劑與健康及疾病的研究。研究結果顯示,非糖甜味劑在3個月以內的短時間內,確實能夠降低體重和身體質量指數(BMI),然而當使用的時間拉長到6到18個月後,這種效果就不再明顯。更令人擔憂的是,長期攝取非糖甜味劑的話,可能會産生如中風等心血管疾病以及2型糖尿病風險上升等「不良」影響。具體來說,2型糖尿病的發病風險會增加20~30%左右,中風會增加19%,心血管疾病總體會增加32%。
有關此指南的背景說明,世衛組織的相關負責人指出:「要控制體重,需要考慮食用水果、無糖飲料及食品等其他方法。」並進一步表示:「非糖甜味劑不是必需的飲食因素,也沒有營養價值。為了增進健康,應該趁早開始減少飲食中的甜味」。他們認為,雖然世衛組織的指針和建議沒有強制力,但這對各國當局的規定等確實可能産生影響。他們承認,這項指針的科學依據還有不確定的部分,但表示「根據建議制定政策需要放在各國特有的背景下進行討論」。
糖分的過度攝取是導致肥胖和糖尿病等問題的主要原因,世衛組織在2015年就已經公佈了建議減少砂糖攝取量的指針。在此背景下,作為減少糖分和卡路里的替代手段,非糖甜味劑一直備受關注,並在飲料和食品中被廣泛使用。然而,這項新的指南似乎在一定程度上挑戰了我們對這些甜味劑的認識。
對於這項新指南,國際甜味劑業界團體表示反對。國際甜味劑協會公開發表意見稱:「不承認低卡路里和零卡路里的甜味劑有利於體重管理的做法不利於公眾衛生」。他們認為這個結論在科學上並不嚴謹,並指出:「這可能會給需要限製糖分等攝取的人造成誤解」。
另外,清涼飲料行業的業界團體日本全國清涼飲料聯合會(東京千代田)表示,雖然日本國內産品中沒有商品宣傳利用人工甜味劑可以減少體脂或預防生活方式病的功能,但表示「對於世衛組織的指南,我們不做評論,尚未要求會員企業響應」。
而對於這項新的指南,一些專家也表示支持。英國劍橋大學的Nita Forouhi教授(營養流行病學)指出:「甜味劑可能會成為短期管理體重的手段」。然而,他也表示:「關鍵是不能建議用於長期管理體重及疾病預防」。
這位教授也指出,由於對世衛組織的指針的反應各不相同,如果想要落實這些指針,需要與政策制定者、公眾衛生當局及食品廠商等很多相關方合作,最終還需要個人改變行為方式。
總的來說,這項新的指南可能會帶來一場有關糖分攝取和飲食管理的新辯論。無論是專業人士還是普通消費者,我們都需要繼續關注這個議題,並儘可能地根據科學證據來做出最佳的飲食決定。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