邇來有論者稱,屏東縣南北兩席區域立委皆出現現任議員參選,係違反賴清德主席治下民進黨議決之誠信原則云云,其實不過是迴避初選、逃避良性競爭的托辭。
這種動不動就拿賴清德來當尚方寶劍、逃避論理的寄生蟲式論述,迫使賴清德喪失黨主席的中立性、捲入不必要的政治風波,對賴清德及民進黨本次大選的艱困選情不僅毫無幫助,更加有害。也許這也是為何賴清德及早便勒令初選不應掛上賴清德看板、宣稱賴清德唯一支持吧!可惜這些仍不足以阻止逃避公平競爭者,假關懷民進黨選情之名,繼續戕害賴清德主席。
屏東縣在不公的席次分配計算下,遭剔除一席區域立委席次,僅剩南北兩區配有區域立委,每席區域立委應照料的國民達40萬人,疆域各有五個台北市之廣袤,因此區域立委的品質與能力,對於本就因「站尾包衰」、政治經濟資源貧瘠的屏東無比重要。「初選」則是目前世界上政治菁英們智慧所及,評判候選人適格性最好的辦法之一,同時我們也應當看看缺乏初選對屏東縣地方政治產生如何的弊病。
目前南區現任立委當初未曾進行初選,就與上一任區域立委私相授受以不分區席位交換,演出狸貓換太子、選區大風吹的大戲,不料嗣後即遭起訴貪汙重罪,不僅受羈押於看守所數月,一審更遭判刑十年,對民進黨清廉聲譽大傷,更重創力挺的陳其邁市長,平白折損這位民進黨南部政治巨星的聲量與前景,對本來就因為大力改革而承擔批評的小英總統而言,更是無可挽回的傷害。
至於北區現任立委,於屏東尚無初選獲勝之紀錄,氏九年前於屏東市長初選慘敗,在順風局勝選兩次立委後,本來因從政日久,地方實力最雄厚,於縣長初選最有利,結果民調數據亦僅能以「陪跑」形容,敬陪第三名之末座,可謂遭選民唾棄;這也是為何其早早就遭本來醉心於農業發展的農田水利會長狙擊,更經整合其派系內其他挑戰者,務求延續其派系命脈。
南區並無民進黨籍立委,現任立委捲入貪腐弊案,本就極需有能耐逆轉選民對民進黨負面觀感的中生代來承擔;而北區由於包含屏東市此一屏東政治、經濟中心,行政首長更是民進黨久攻不下、從來未曾勝選的不破壁壘,如今國民黨正蓄勢待發,力求在台南以南斬獲立委席次,如果民進黨不能推出最強的候選人,必將成為民進黨南部執政版圖最大的破口。
每次選舉,其生態各有不同,政治人物正在適應選民的口味變化,但競爭是進步不變的道理,而競爭就應透過公平公正的遊戲規則,由選民以初選公決,方能知曉誰是最有可能勝選的候選人。民進黨早於誠信條款公布前,就大力宣示過「並無現任優先」之道理,為了促進新陳代謝,提升地方政治品質,議員參與立委初選,是否有理,大可由選民公決,實在不必如驚弓之鳥惶惶恐懼,反而喪失衛冕者、國會議員的堂皇高度,也讓人質疑,如此小家子氣的做派,就算逃過了初選,將來要如何面對敵對政黨大選的挑戰?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