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talk新聞

張寧勳 | 關於作者 | Newtalk新聞

導航選單

  • 討論區
  • 投票
新增讀者投書

通知

尚未有任何通知,趕快去參與討論吧!

功能選單

無暱稱

Hi,

無暱稱

ID:

會員中心
新聞總覽
  • 政治
  • 國際
  • 財經
  • 社會
  • 中國
  • 生活
  • 娛樂
  • 網紅
  • 體育
  • 科技
  • 旅遊
  • 環保
  • 專欄
  • 影音
焦點評論 讀者投書 議題
討論區 Talk新聞 投票

相關連結

討論區 投票 Talk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下載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立即投稿
管理規章 隱私權聲明 意見回饋
無暱稱

張寧勳

Facebook 信箱 網站 Threads X

粉絲數 0

話題 0

讀者投書 0

獲得讚數 0

尚無介紹

精選文章

粉絲幫倒忙! 韓國第一夫人金建希被爆妄稱救災照片惹議

發布 YYYY.MM.DD

最新留言

  • 專論》 因川普關稅而陷入困境的中國「SHEIN村」

    0 分鐘前

    在美國、日本等國家深受年輕人喜愛的中國電子商務網站SHEIN,因為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而受到沉重的打擊。在中國南部的廣東省廣州市,有一個被稱為「SHEIN村」的地區,這裡密集分佈著為SHEIN供貨的服飾工廠。隨著美國加大對中國的關稅攻勢,一些工廠因為訂單大幅減少而陷入困境。與美國的貿易戰「將傷害像我們這樣的底層工人,並使我們更加貧窮」,面臨失業威脅的移工們心情低落地這樣說。

使用標籤

文章

  • 投書 沒收初選才會讓國民黨暗爽在心

    2023.03.28 | 20:34

    邇來有論者稱,屏東縣南北兩席區域立委皆出現現任議員參選,係違反賴清德主席治下民進黨議決之誠信原則云云,其實不過是迴避初選、逃避良性競爭的托辭。 這種動不動就拿賴清德來當尚方寶劍、逃避論理的寄生蟲式論述,迫使賴清德喪失黨主席的中立性、捲入不必要的政治風波,對賴清德及民進黨本次大選的艱困選情不僅毫無幫助,更加有害。也許這也是為何賴清德及早便勒令初選不應掛上賴清德看板、宣稱賴清德唯一支持吧!可惜這些仍不足以阻止逃避公平競爭者,假關懷民進黨選情之名,繼續戕害賴清德主席。 屏東縣在不公的席次分配計算下,遭剔除一席區域立委席次,僅剩南北兩區配有區域立委,每席區域立委應照料的國民達40萬人,疆域各有五個台北市之廣袤,因此區域立委的品質與能力,對於本就因「站尾包衰」、政治經濟資源貧瘠的屏東無比重要。「初選」則是目前世界上政治菁英們智慧所及,評判候選人適格性最好的辦法之一,同時我們也應當看看缺乏初選對屏東縣地方政治產生如何的弊病。 目前南區現任立委當初未曾進行初選,就與上一任區域立委私相授受以不分區席位交換,演出狸貓換太子、選區大風吹的大戲,不料嗣後即遭起訴貪汙重罪,不僅受羈押於看守所數月,一審更遭判刑十年,對民進黨清廉聲譽大傷,更重創力挺的陳其邁市長,平白折損這位民進黨南部政治巨星的聲量與前景,對本來就因為大力改革而承擔批評的小英總統而言,更是無可挽回的傷害。 至於北區現任立委,於屏東尚無初選獲勝之紀錄,氏九年前於屏東市長初選慘敗,在順風局勝選兩次立委後,本來因從政日久,地方實力最雄厚,於縣長初選最有利,結果民調數據亦僅能以「陪跑」形容,敬陪第三名之末座,可謂遭選民唾棄;這也是為何其早早就遭本來醉心於農業發展的農田水利會長狙擊,更經整合其派系內其他挑戰者,務求延續其派系命脈。 南區並無民進黨籍立委,現任立委捲入貪腐弊案,本就極需有能耐逆轉選民對民進黨負面觀感的中生代來承擔;而北區由於包含屏東市此一屏東政治、經濟中心,行政首長更是民進黨久攻不下、從來未曾勝選的不破壁壘,如今國民黨正蓄勢待發,力求在台南以南斬獲立委席次,如果民進黨不能推出最強的候選人,必將成為民進黨南部執政版圖最大的破口。 每次選舉,其生態各有不同,政治人物正在適應選民的口味變化,但競爭是進步不變的道理,而競爭就應透過公平公正的遊戲規則,由選民以初選公決,方能知曉誰是最有可能勝選的候選人。民進黨早於誠信條款公布前,就大力宣示過「並無現任優先」之道理,為了促進新陳代謝,提升地方政治品質,議員參與立委初選,是否有理,大可由選民公決,實在不必如驚弓之鳥惶惶恐懼,反而喪失衛冕者、國會議員的堂皇高度,也讓人質疑,如此小家子氣的做派,就算逃過了初選,將來要如何面對敵對政黨大選的挑戰?
  • 投書 民進黨歧路亡羊的敗選檢討

    2023.01.16 | 14:14

    民進黨自去年末於期中選舉面臨創黨以來最慘烈敗仗後,主席蔡英文旋即辭任,由副總統賴清德同額競選。然而此局面並不意味著民進黨內就此定於一尊,更不代表民進黨已經充足反省,此由賴清德全臺座談會進程中,黨內的討論、論述展開可見一班。 屏東縣是賴清德巡講過程的末班車,照理黨內應當已經對各縣市同志的批判深所知悉,比如縣市長提名過程的民主正當性欠缺,不僅放棄初選,徵召過程亦不透明,而中央實權派系對於整合也意興闌珊等等。然而在民進黨唯一展開初選的屏東縣,仍然可聽聞許多派系間黨同伐異,假檢討大旗,行奪權批判的言行。 初選各自努力,選後團結一心,這是民進黨過去常勝的秘訣,也是在「反國民黨獨裁」大旗下,各路政治理念不盡相同的豪傑們維繫民主進步黨健康存續的共識。過去風起雲湧的年代,多少政黨樓起樓塌,只有民進黨能夠邁向執政,並且二度達成政黨輪替,所依仗的除了支持者們血淚鑄就的熱誠,更因黨內存在比國民黨遠為優越的黨內民主制度,培養出了一代又一代的政治菁英,與群眾共同衝撞體制。 然而如今卻有人藉著檢討的由頭,想捐棄初選這個最大公約數,拋棄黨內民主,實在讓人感嘆,是不是屠龍的勇士,如今也成為惡龍了呢?如今競選黨主席的賴清德,四年前也曾挑戰現任總統蔡英文,在初選的制度下公平競爭。儘管有人異議,將手機納入電話民調,不符合多年慣例,但賴清德在初選結果公布後,也甘服失敗,並且重新歸隊於蔡英文旗下,成為其副手,更在往後的任期中協助領導政府。因而如今的民進黨,才能在大敗過後,幾乎所有中生代都重傷時,留下賴清德此一香火,為民進黨續命。 如果縣長一戰拋棄初選,排班論輩如國民黨一樣由「區域立委」輪值,那麼民進黨又有誰能推出呢?是收賄兩千餘萬,遭重判十年的派系太子嗎?還是號稱經驗最深、初選敬陪末座,更狂言「初選未必是最好的方式」的屏北立委呢? 說到底,如果初選都不能贏,如何能說服選民,你能贏得大選呢?所謂的民意基礎,難道不是透過初選制度來檢驗嗎?否則當年總統初選,賴清德歷任國會領袖、地方諸侯、行政最高機關首長,於民進黨資歷遠勝蔡英文,何以民進黨既不因蔡總統欲連任就逕為提名,也不因賴清德民調較高就有所青睞,而是仔細討論出時程後,舉辦初選呢? 在民進黨的全面潰敗下,5席縣市中只有1席是新開闢的疆土,然而不堪細說的是,綜觀全台,民進黨的新人也只有在屏東,才能於單對單的捉對廝殺中勝過國民黨候選人,顯見選民對於民進黨的不信任,已經達到系統性的程度,如若不能捐棄派系黨同伐異的思考邏輯,真切檢討,待嘉義、台南、高雄連任屆至,四年後的民進黨,退高屏溪尚有死所乎?
  • 投書 民進黨的最終防線並非濁水溪 而是高屏溪

    2022.12.03 | 00:08

    上週的期中選舉,民進黨慘吞創黨以來最嚴重的失敗,執政版圖潰縮至嘉義縣,連展延選舉日的嘉義市也極可能無法攻下,論者多云此為民進黨最後的「濁水溪防線」。但筆者必須指出,四年前大選的「2018慘案」並沒有因為2020總統立委選舉的勝利而消解隱患,其副作用在內外失調之下,甚至潛伏至今;如果民進黨還不能覺醒,那麼恐怕退此一步,連高屏溪都將無死所。2018年,民進黨遭到民意的海嘯拍襲,中部執政縣市如臺中、彰化皆紛紛崩解,北部更是剩下獨木難支的基隆,而向來被視為大本營的高雄,則讓橫空出世的韓國瑜以壓倒性的差距擊敗陳其邁。在這之中有數位諸侯,比如林右昌、鄭文燦、林智堅、潘孟安憑藉優良的執政成績、超越黨派的個人特質,成功衛冕連任。但到了2022年,上述四人全都面臨必須交棒的挑戰,是否能將執政理念成功傳交給下一任縣市長,成為這四位優秀首長卸任前最艱鉅的任務。也因此,我們可以看見他們以不同的形式,以幾乎是自己選「第三任」的爆發力投入選戰當中,其中林智堅更是毅然與鄭文燦攜手,希望替民進黨守住桃園。創黨以來,民進黨從來都不缺乏願意直面困難、扛起責任的從政同志,只是候選人只有一個,選舉更是「一將功成萬骨枯」,候選人以外的任何角色,都必須在選戰中甘心為人作嫁,甚至於局勢不利時甘冒粉身碎骨的風險「拆彈」。從而,黨中央授權的選對會被期待的功能,就是透過黨內民主機制,或垂直、或水平的整合不同路線的黨內同志,再彼此互助,以圖勝選。然而當「初選」這個模仿大選、意圖尋覓最可能勝出之候選人的機制,遭到黨中央捐棄、沒收,反而由所謂「中央」的意志直接施加在地理、產業、人文皆殊異,地方政治特色又都大相逕庭的個別縣市,那麼這次失敗的絕對不只是候選人,還要加上幕後的「選對會」!這也莫怪前臺東市長賴坤成戲謔痛批「選錯會」大力主導,應當負起責任。事實上,環視全臺,民進黨這次唯一一個在非連任的情況下,藍綠「PK」對決、捉對廝殺而勝出的縣市,恰恰也是唯一一個舉辦了初選的屏東縣。然而即使如此,屏東的整合就順利嗎?我們在選前看見,民進黨派系頭人涉貪遭判重刑的重量級民代姪子,直接替目前正吵著驗票的國民黨候選人助講,在選後也看見初選敬陪末座的立委猶如要不到糖吃的孩子一樣,宣稱「不能據此推論初選是對的」;如果連透過民主機制真刀真槍打過一仗的屏東縣都如此,不免讓人懷疑,選對會對其他縣市的整合是否也如此地擺爛,或者「囂俳」?我們看見,特定派系主導著民進黨的一切,連施捨般唯一辦理初選的屏東,都能將時程拖延至今年四月,放在過往,這可是「花兒都已謝了」的時間。我們也看見,為了桃園市長提名,連帶大幅度的影響其他縣市提名期程,其後甚至由黨主席出馬親自開上「失智列車」對撞臺大,白白讓桃園市不滿空降的國民黨取得內部整合的時間;而在臺北市更讓本來就「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的陳時中,徒然損耗其聲望及短缺的競選時間。我們更看見,林佳龍市長苦求公平競爭之機會而不得,倘如當時有及早擺出兵馬打上一架,何苦將早已芳心暗許的林佳龍硬安上新北市的位置?而陳時中競選團隊的問題還需要等到九月才會爆發、蔓延至全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