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習近平大帝在20大後一統江湖,打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旗幟,確立大權獨攬,「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祖國完全統一一定要實現」,企圖打造垂之萬年的紅色帝國。這說明台海情勢已徹底質變,台灣的危機並非台灣有任何挑釁之舉,而是因習大帝的「中國夢」,對外擴張的首當其衝就在台灣。

如果台灣人無視這種外在環境變化,把年底選舉僅看作「地方選舉」,顯然未能從國際局勢的變化感知台灣處境的危急艱困;甚至也無視於從2014、2018兩次的九合一大選汲取經驗。

撇開國際社會對台灣「抗中保台」意志展現的觀察不談。台灣對中共高強度的軍事併吞壓力,在年底選舉的「效果」,才是中共觀察的重點。換言之,這種武力併吞威懾台灣的效果,隨著習大帝「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的圖謀,有越來越加緊勒住台灣咽喉的趨勢;但重點不在戰爭,而是恐嚇台灣所反映在藍綠版圖變遷才是「中共也在看」的重點。這種經過在地協力者的認知作戰,諸如趙少康:「票投民進黨青年上戰場」,其國共合謀溢出它的邊際效應。

表面上,中共武力併吞台灣,雖然顯露出一副馬照跑、舞照跳的承平景象,讓國際相當詫異!但事實上其潛藏的效果是台灣選民對選舉認知的影響。從前兩次的九合一大選,其實都是這種認知作戰下的產物。

因此台灣人要意識到,11/26的選舉絕對不止是地方的選舉,而是在每一次的選舉中,中共如何以內外夾殺的策略來達到他所圖謀預期的效果。畢竟能以此輕取台灣的話,總比發動戰爭來得划算。那麼在這次的九合一的大選,不只世界在看,中共更是計算這種戰術策略所產生的效果有多大?

尤其,今年在紅、藍、白的聯合操作下,掛羊頭賣狗肉的「負數票協會」創造「淨支持度」術語,簡化為「最討厭誰」的仇恨質。這項驚人的選舉策略,意有所圖的提升台灣人對屬於自己本土政府與政治人物的「仇恨」操作。曾幾何時民調以「喜好度」調查政治人物?「喜好度」也就被嫁接為「仇恨質」,並稱陳時中在台北市長民調中「仇恨質」項目雙雙奪冠?

這不禁令人懷疑,這不就是習近平大帝在20大,從開幕到閉幕式講話多次出現「鬥爭」一詞,有異曲同工之妙。台灣民主自由的選舉被紅、藍、白以「仇恨」作為鬥爭,是習近平「敢於鬥爭」、「發揚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的附和。「鬥爭」也就是階級鬥爭,是打擊敵對分子的手段,更是毛澤東主要的思想觀點理論。紅衛兵的鬥爭大會就是根植於仇恨。

因此,11/26也就是台灣人對紅、藍、白的一場鬥爭!台灣要給中共看到台灣人「不喜歡」中國共產黨,更「不喜歡」習近平大帝!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