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張善政被指控主持的農委會研究案涉嫌抄襲一案,簡單的兩點想法:

一、公部門研究案,真有必要?

在擔任立委助理期間,公部門的研究報告,向來是撰寫質詢稿的重要資料庫,經常都可以從報告當中,看到當前問題的解方,但權責機關往往渾然不知,不斷重蹈著報告中提點的謬誤,成為委員們可以狂電官員的素材。

換言之,這些「貴鬆鬆」的研究報告,根本鮮少被付諸實踐,往往就是在結案之後,便束諸高閣。表面上象徵著部會有在求上進,找來專家學者研究相關議題,但實際上卻更像是用政府預算在「喙養」蛋頭學者,或許是企盼仿效古代的「養士之風」,養兵千日,用在一時,希冀這些「死忠」的學者,能在公部門他朝遭到輿論責難之際,能勇於代為發聲吧!(不信的話,把藍綠執政時期的各部會研究案一字排開,就可以清楚看到,案子幾乎都是同一批人在拿,簡直御用學者現形記。)

就以張善政的研究案為例,報告若真是拼拼湊湊國內外各個文獻而成,代表著這些研究本就存在,農委會倘若真有推動相關計劃的必要,由業務司處同仁自行google彙整即可,又何須委外辦理呢?還搞出上千頁的報告,然後沒啥人看,似又何必呢?

當然,按張善政與宏碁公司的說法,該計畫為期3年,除了撰寫報告外,還有召開研討會、座談會等相關事宜,才會有加總五千多萬、如此龐大的經費。但總是撰寫報告的部分也是要錢吧!政府預算,省一條是一條,剪剪貼貼的工作,就不該給錢啊!(倘若能夠將各部會的委外研究案經費全省下來,那可以數以百億計的公帑啊!沒必要、沒人看,真的不要亂花)

二、研究計畫的「主持人」角色

張善政是該研究計畫的「主持人」,當時擔任宏碁副總經理職務,所以幾乎可以肯定的是,報告絕對不是他寫的。(應該沒看過公司高階主管親自在寫報告的吧!)「主持人」的角色,比較像是尋找案源財源的「找錢」功能,就是藉由其交陪廣闊的政商人脈,來擴大公司的業務範疇,當計劃攬下來、經費到位後,接續就是分配下去、分工完成。

所以,若報告當真涉嫌抄襲,要追究相關責任,應該攤開當時的計畫分工表、端看是由誰來撰寫報告,張善政顯然並非撰寫者。換言之,或可指控他督導不周,未能察覺底下團隊的複製貼上行徑,但要就這樣把「抄襲」的標籤貼到張的身上,又或更進一步將五千萬預算予以簡化、等同於該份報告的經費,指控他是A公帑,恐怕也是選戰交鋒才會出現的強詞奪理吧!

預測接下來的發展,綠營肯定得理不饒人,絕對會持續追打,畢竟小智的案子搞得太大,總得平衡一下,不然怎麼選啊?!可能咱們經常震怒的的吉仲大主委會率先跳腳,要求相關單位究責徹查。繼而恐怕連向來被譽為「只打蒼蠅,不打老虎」的監察院,可能也會立馬大動作速查,勢必要把該案搞得轟轟烈烈,一如民進黨委員所說,該案的負面效應恐擴大到全國,這或才是綠營心中最心之所向的盤算吧!

不過呢,回到事件本身,真相或有待權責機關與司法去釐清,但每個爭議背後,都會有值得改進既有制度的正向意義。既然動輒千萬的公部門研究計畫,被認為是虛擲公帑、浪費預算的行徑,正逢立法院的預算會期即將開議,真心建議立委諸公們,絕對要嚴審各部會的研究計畫預算,當中有啥貓膩、有沒有喙養御用學者的嫌疑,通通都抓出來,尤其像這般單純寫寫報告、搞些研討座談的大拜拜巨型研究案,預算一刀砍下去,真的就不用再客氣了。若真能正本清源,說不定國家因著此爭議案件,能省下上百億的公帑,也算是因禍得福吧?!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