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民進黨正面臨空前的「提名危機」。民進黨雙北市長提名猶豫不決,原布局新北已久的英系立委羅致政,傳出因「派系角力」而「悲壯退出」,民進黨雙北選戰「未戰先衰」。然而,有句老話說「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不少新北市民近期盛傳:何不請蘇貞昌院長「再戰新北」?

如此說法,其實並非「空穴來風」,甚至還有幾分道理。事實上,「2022年的蘇貞昌」早已不是當初「2018年大敗」的蘇貞昌。這幾年來,蘇貞昌院長任內政績傑出,滿意度常保四成以上,甚至自詡自己為「最會做事的內閣」。如此的蘇院長,必定能成為選戰的「火車頭」,新北有400萬人口,那何不把政績放進選戰中,接受民眾掌聲、檢驗?

筆者為老民進黨員,回想當初1991年時,黃信介卸任民進黨主席,隔年以「元帥東征」為口號,選擇對民進黨而言極為艱困的選區花蓮縣參選立法委員。當時,信介仙為黨開疆闢土的決心,感動整個在野陣營,面對國民黨舞弊,信介仙展現風骨,最終仍然當選。蘇貞昌曾在臉書,緬懷黃信介的熱情及其引領年輕人的「前仆後繼」。那麼,蘇貞昌何不此次「再演傳奇」,用他的「霸氣」與「領導力」,揮軍再戰新北市長?

蘇貞昌再戰新北,不只是「在哪裡跌倒哪裡爬起來」,更有如鳳凰般「浴火重生」的象徵意義。戰術上而言,蘇貞昌「親征」新北,甚至有將侯友宜困在新北,進而讓民進黨固守基隆、積極搶攻台北的戰術意義。因為,民進黨現檯面上人選,諸如羅致政、吳秉叡、蘇巧慧,和國民黨呼聲最高的「政治明星」侯友宜相比,確實顯得有點「力不從心」。但如果「跳出盒子思考」,排出「台北陳時中、新北蘇貞昌」的堅強陣容,等於是世界稱讚的「防疫+行政」團隊「親征」。如此的「夢幻名單」話題性十足,勢必帶動基層選戰氣氛。

當然也無庸諱言,民進黨2018年被「韓流」淹沒,輸「30萬票」標準是蘇貞昌創下的敗績,然而,這次蘇揆在「防疫紅利」、「閣揆政績」、「知名度外擴」等效應多方加持下,選戰成績不必然太差,而且只要輸30萬票以內,對新北選戰就是大進步。其實,更進一步地說,以蘇貞昌的「大砲性格」,配上侯友宜一向的「溫吞」回應,蘇貞昌必能多次電到侯友宜「跳腳」,從防疫措施到恩恩案,蘇內閣、新北市府裂痕早存在已久,如今「老縣長」蘇貞昌基層組織猶在、空戰實力雄厚,何不在此次和侯友宜「算總帳」,進而為民進黨阻斷侯友宜2024的「春秋大夢」?

蘇貞昌擔任內閣已接近三年有餘,已經是「憲政史」上最久的閣揆。年底選戰後,站在世代交替的觀點,民進黨必定迫使蘇揆黯然卸下閣揆職務。蘇揆與其到時「被迫下台」,不如現在「華麗轉身」,效仿民主先輩黃信介「元帥出征」的精神。另一方面,在近日坊間盛傳蘇貞昌在背後「卡羅」,只因蘇貞昌要「2026年蘇巧慧的競爭障礙全面排除」。那麼,如果蘇揆真的算盤打好,要讓蘇巧慧出征2026,何不現在為其女「打下基礎」,順應基層的呼聲,親自出征新北市長?

現在的蘇貞昌,不只有內閣時期的優秀政績,更有對上侯友宜諸多疑雲、弊案的便給口才,早已和2018年「不可同日而語」,選戰要說「精彩可期」也不為過。現在,「天時、地利、人和」兼俱備,只等蘇貞昌點頭「再戰新北」。萬望蘇院長、蔡總統順應基層聲音、認真考慮,選舉時程急迫,真的沒有本錢再等下去了!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