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下定決心讀傳播科系的時候,聽到的都是質疑聲,到現在竟然還會有“小時候不讀書,長大當記者”和只是在大學裡“玩四年”的刻板印象,但我慶幸自己不是很在意別人對自己看法,只做自己認為對的或者是做自己想要的,有自己的目標和理想吧。

我想說其實傳播包含了太多太多內容,他不是出路不廣而是別人用刻板影響蒙住了自己的雙眼,不願意再去看事情的真相。就讀傳播科系相關的學生應該都會了解傳播學院其實有很廣的範圍需要學習的,從拍攝,剪輯,排版,美術,資料分析,口語表達等等等都包含在大
眾傳播。其中拍攝還分為動態和靜態影像,包含了運鏡,分鏡,燈光,等等,剪輯也是需要學習不同的手法來配合,剪出不一樣的效果。舉個例子:國立政治大學,在台灣算是數一數二的國立大學,當然大學裡的傳播學院也相當的有名氣。大學把傳院分為大一和大二不分系,大三大四才開始分流去各自想要的專業,其中包含了:新聞學系,廣告學系和廣告與電視學系。我想學校會這樣安排一定有他的原因,也許是為了讓學生想清楚並慎重的考慮後選擇自己未來的專業。在這一點就可以很明確的顯示出在傳院的選擇其實非常的多,怎麼可能沒
出路呢?

在我進入大一的這一年,馬來西亞的疫情越來越嚴重,關於我讀傳播的質疑聲也越來越大,因為許多大型活動或劇組都會受到影響。關於這一點,我認為不只是傳播關係的職業受到影響吧,各行各業多多少少都會有一定的影響。疫情也許只是暫時性的,它終會有變好的一天。在疫情的新環境裡,老師變成了主播,藝人也開始各種直播,短視頻和 youtube 視頻等等的也越來越多人做,這種種的變化也是傳播的一種新發展,新的一條道路吧,畢竟路是死的但人是活的,總會有無限的可能。

我非常感謝我的父母,他們雖然學歷不高但眼光卻看得很遠,一直以來對我的選擇永遠都是支持的。在馬來西亞讀傳院相關類型的科系大多數人的刻板印象就是“沒出路”,但我的父母卻什麼也不多說,完完全全尊重我的決定並跟我說選擇自己想要的不用去理會別人說些什麼,日子是自己在過的而不是別人。這也是使我能堅定的報名國立政治大學(以下都簡稱政大)的傳播學院(以下都簡稱傳院)。政大目前在台灣算是蠻有名的學校 ,政大的傳院也是有所聞名的。在我拿到通知書的那一刻我想我的父母和我一樣高興吧!畢竟能進到政大的傳院是需要有各種大小型活動的記錄,成績及一些作品才能夠在那麼多人裡脫穎而出。所以他們希望我能拿到自己嚮往的大學和科系,同時也希望我能有機會到國外去看一看不一樣的人事物,趁年輕勇敢的闖一闖。

總而言之,傳播學院的各個科系並沒有刻板印象中的那麼輕鬆,它跟其他科系一樣需要付出時間和精力去學習努力和付出的,因為有些課需要在課餘時間或者週末和組員一起寫劇本、畫分鏡表、拍片和剪片等等等。最後,請還含有刻板印象的大人們不要再自己蒙蔽自己的雙眼了!

活在新的世紀就應該更新自己的想法了!同時也祝福所有想念傳播學院的學弟妹得到一定的支持與鼓勵!加油!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